小众品牌与区块链: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Jeff Ihaza 分析人们对街头潮牌与加密货币日渐高涨的兴趣
- 文字: Jeff Ihaza

***Supreme灰色Box Logo帽衫现价:$1200 USD
比特币现价:$13,400 USD
去年六月,位于纽约拉法叶街的Supreme商店对面,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广告牌。这块广告牌由将千禧一代定位为目标客户的投资平台Wealthsimple买下,用来推广该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解释了,人们可以怎样把街头潮牌变成一项长期投资计划--"Supreme退休计划:如何通过倒卖潮牌成为百万富翁"。几个月后,Supreme自己也接受了来自风险投资公司The Carlyle Group五亿美元的投资, 其总估值因而达到了十亿美元。(如果你是Supreme的创始人James Jebbia的话,这可能也是一个挺不错的退休计划。)

前文所述不过是众多信号中的两个,让我们意识到2017年是街头潮牌取代了高级时装品牌的一年。在设计师Demna Gvasalia和Alessandro Michele的引领下,Balenciaga和Gucci在与艺术家合作;推出令人垂涎的球鞋;以及在T恤、帽衫及配件上进行logo置换这一从街头潮牌最早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的代表性技术方面继续占据话语权。Virgil Abloh的品牌Off-White继续靠推出限量款和独家合作迅速获得地位上升。Burberry和Gosha Rubchinskiy进行了合作。当然还有Supreme和路易威登合作发布的2017年秋冬合作。
面对现代历史上消息最灵通而在财务方面也是最不稳定的新一代消费者,奢侈品牌一直在寻找保持和年轻人的相关性并从而获得盈利的方法。街头潮牌填补了这个空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二手稀有运动鞋和服装市场代表了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一件零售价为148美元的连帽衫在Grailed或StockX等在线服饰转售平台上的价格能炒到原价的10来倍。自然,整个行业都想要来分一杯羹。
和这种情况相互呼应的,是比特币和以太坊这类依靠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来处理交易的密算货币的崛起。2017年,针对加密货币的投资激增,这类货币的价值亦一路飙升,许多早期投资人一夜暴富,也催化了一轮贪婪的"钱途"尚不明确的增长泡沫。到了2017年下半年,不聊密算货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到了12月,比特币期货开始在世界上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芝商所挂牌,鼓励着那些最大型的金融机构下注投资。

潮牌和加密货币似乎都为无法很好适应文化变迁的现有系统提供了替代性的方案。事实上,金融与时尚界的老牌守门人们都开始对这些新兴现象记笔记,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不确定未来的焦虑。
密码朋克早在1980年代就曾幻想过加密货币的蓝图,并曾试图建造一个去中心化的经济系统。2009年,一个自称中本聪的匿名程序员(或程序员团队)发布了比特币,并终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这一理想。区块链这种技术将交易帐目保存在一个匿名的、由密码加密的计算机网络之中。对密算货币的兴趣最早是出于意识形态式的,它吸引了有着不同政治信仰和背景的用户。这些人非常期待能有不受大银行和大型投资机构支配的真正的自由市场。这一宏图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显得有吸引力。
接着,人们就开始意识到他们还可以以此发家致富。
和限量版运动鞋一样,比特币数量有限(大概只有2100万个),这也导致了它超高的价格。比特币需要通过计算越来越复杂的数学问题来进行"开采",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供给的减少,它们也会变得越来越难获得、也越来越昂贵。一个比特币的价格从去年初的830美元,一路攀升到12月的约19500美元。今天,它的单价到了将近14000美元。另一个流行的加密货币以太坊,从2017年开始时的不到10美元,涨到了今天的1000多美元。为新的加密货币生意进行募资的ICO--即首次货币发行,也引来了不少机会主义者的入局。其中就包括由Wu Tang Klan的Ghostface Killah联合创立的Cream Capital,他们正期望通过销售"C.R.E.A.M"币来筹集3000万美金。拥有加密货币现在被视作是一种抵抗其他金融风险的对冲手段,并取代黄金成为了灾难恐慌者的首选投资。而作为2008年经济崩盘罪魁祸首之一的高盛投资银行也在研究加密货币背后的核心驱动--区块链技术。

街头潮牌的诱惑则来自一种不同的通货:正品保证(perceived authenticity)。Dick Hebdige在他1979年出版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一书中指出,"寻常物件可以神奇地被挪用;被亚文化群体'偷走',并用来携带某种加密的'秘密',以作为一种抵抗的形式。"街头潮牌的语言根植于这种亚文化运动。平凡的T恤或者大码牛仔裤等服饰获得了超越其经济价值的含义,展现穿着者对某一特定的族群的归属。在这些品牌在与个人建立深层联系,并将人们变为忠实顾客的过程中似乎施展了炼金术般的魔法。时尚大牌开始青睐那些能够直觉理解潮牌密码的那些创意总监似乎也变得顺理成章。
当了解街头潮牌的设计师开始加入经典大牌,私募基金也在跑马圈地。在Supreme获得5亿美元投资之际,滑板服饰品牌Huf将其90%的股份以63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日本投资公司Tadashi Saito和Tsi控股。12月,《时装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文章,列出了10家有可能被收购的潮牌公司。
对潮牌和加密货币来说,主流玩家们为了保持其权力而将曾经作为颠覆性反叛角色的小众文化变成了让大众狂热的现象。这让双方接下来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当世界上最大的品牌都突然开始入局时,这意味着什么?

大牌对街头潮牌的吸纳已经不可逆转,这代表了奢侈品集团们对年轻消费者们习惯和需求的适应。时尚产业一直依赖于亚文化所产生的能量,将它们全盘消化,变得更大众化,从而获得大规模的销售。有人也许会说,这种转变将潮牌曾经作为反主流文化的象征,削减成了仅仅只是代表 "酷炫"的奢侈标签。当地下文化被市场的力量所覆盖,它们通常还保留着颠覆的美学,但却已经没有了其精神内核。
但也许时尚确实可以从潮牌那里学到一些东西。一直以来,街头潮牌都是边缘社群创造独特穿着潮流的平台--比如Fubu和Mecca早期的那些前卫造型。但直到最近时尚大牌才开始认识到它们的才华。很快Gucci就要在纽约的哈莱姆区开设和Dapper Dan合作的第一家店。来自本区的Dapper最为人所知的是其在1980年代为饶舌歌手、盲流和"街头人士"所做的那种独特、奢华的设计。Dan自己把这称作"时代的一个标志"。这也许也标志了时尚行业一个更加包容的时代的到来。
主流对潮牌和区块链持续高涨的兴趣也可能带来积极的结果。例如,应用程序Bail Bloc利用你电脑的一小部分运算能力来开采一种名叫Monero的加密货币,再在每个月末结算为美元,并"被Bronx Freedom基金用来给在纽约被拘留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即刻生效的保释金。" 随着网络攻击的加剧和扩张,在电子数据库方面,存在无数在理论上完全安全和匿名的潜在应用。
当然,这是一种乐观的看法。同样可能发生的是,我们没有更靠近街头潮牌和加密货币所期待的意识形态中心,而是被时尚和金融的机器在转移到下一个风口之前榨尽了所有的价值。也许每个人都在寻找快速致富方法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感到时间快耗尽了。
Jeff Ihaza是一名工作在纽约的自由作者和制作人。他的作品曾出现在《 GQ》, 《The Fader》, 和《The Outline》等媒体。
- 文字: Jeff Iha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