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
欢笑

Aaron Edwards 教大家如何在疫情期间与朋友一起放声大笑

  • 文字: Aaron Edwards
  • 制图: Skye Oleson-Cormack

我想念朋友的笑声在整个房间回荡时的情形。随着横膈膜的震动,每一次开怀大笑都像是一场微型地震,震波传开之后,又反过来将我们包裹在安全又熟悉的环境之中。不管是有滑稽或愉快的事情发生,还是为了填补对话间的空白,我们都会笑。我们用笑声化解紧张、展现魅力。年轻人在嬉戏、消遣时欢笑,老年人则随心所欲,笑口常开。不过,我们近来的笑声缺乏观众,面前只有信号断断续续的视频电话,或者是已经相看两厌的室友。

眼下正值六月,我搜肠刮肚,试图让欢乐重新回到生活中来,而我的朋友们都已精疲力竭,各自绝望地怀念呼吸无需小心谨慎的那些曾经。眼下正值六月,我们还在传递电子化的漂流瓶,以免自己在隔离期的汪洋之中迷失方向。

「捕捉欢笑」

最近正值居家隔离时期,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要录一段自己笑声来答复朋友通过短信发来的笑话。我本可以直接发送“哈哈哈”,但这几个字似乎不足以传达我有多开心。于是,我决定重新“笑”过,并随之启用 iMessage 发送语音消息的功能。我只录了一遍就径直发了出去。

我的朋友们也开始效仿,于是,这逐渐成了对话时的乐趣所在。我们坐在沙发上,特地录制或者捕捉自己的笑声(且只记录笑声)并发送给朋友。我越来越期待发送并接收这样的消息。这些笑声仿佛属于现实之外的某个地方,在电话交谈、语音留言与私信的交汇处存在。笑声的鼓舞力量其实很微小,不过,其中蕴含着一种即时性的投资与回报。试图再次发出某种笑声似乎也是为了证明,这种欢笑的时刻真实存在过。

「我的笑声怎么样」

上高中时,其他同学都知道我是那个喜欢在走廊里哼唱各种歌谣的人(才没有这回事呢)。Aaron 一高兴就唱歌,而要是 Aaron 开始唱歌,一时半会儿可停不下来。最近,我询问了一圈朋友,让他们形容我的笑声。

“悦耳、响亮。”有人这样说道。

“有感染力,温暖。让我感到你也在鼓励我一起大笑。”另一个人说。

“嗯……嗯。像是《木偶奇遇记》里的木雕师杰佩托让自己制作的木偶匹诺曹动了起来。”第三个人如此形容。

随着我长大成人,我的笑声也从男高音清亮的口哨声慢慢转变成男中音的冗长傻笑声,介于《王牌大贱谍2》里邪恶博士(Dr. Evil)收获邪恶计划时得意洋洋式的大笑,以及美国演员 Angela Bassett 听到八卦时的笑声之间。

「(语音里的)笑声」

A 段:这是我的“飘飘然笑”,声音出现得很慢,我因此得以及时按下录音键。笑声的音高属于假声范畴,声音源自下腹部,由少量核心肌肉支撑。声音起初微不可闻,随后,我便如一条鬣狗般爆发出断断续续的降 B 笑声。这有点像是 RuPaul 的笑声,音调略微高八度,再减去抽气声。

B 段:这是我的“姨母笑”,“感恩节时你的阿姨在客厅里目睹狗血事件上演时发出的笑声”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形容。阿姨啜饮一口加了醡浆草的朗姆酒,自顾自点着头发出笑声。

C 段:这是我的“丹田笑”,声音像是前面两种笑声的结合,既充满快乐,又低沉洪亮。如同打断音乐剧演出的雷鸣掌声,这与其说是种笑声,更像是个熊抱,剧场最后一排座位就是为这些热衷鼓掌的人设立的。如同《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中美国歌手 Brian Stokes Mitchell 唱的那首《Through Heaven’s Eyes》,笑声不言自明:“看,我在这儿。”

「如今的欢笑」

几星期以前,我的朋友搞了一个行车拜访生日派对。她和她的女友开着车前往大家的住处,在车里问候彼此,然后分发生日蛋糕。这是三月纽约颁布居家隔离条令以来,我第一次与朋友相会。我们依次说了些玩笑话,但各自的笑声都被口罩与汽车引擎声盖住了。接下来的那个星期,我们在发给彼此的语音消息里为一则 Instagram 上的圈内笑话哈哈大笑。笑声在语音之中分外清晰、无拘无束,即便彼此相隔甚远也无妨。我已经学会把这当作朋友近在眼前的笑声。

不过,我也很好奇将来会怎么样。城市逐渐重新开放,但“开放”这个词似乎也不足以形容当前的形势。生活踩着仓促的鼓点迈向未知的将来。与我相似的人受到的袭击促使大家走上街头。另一些人则出于傲慢及担心自身的“自由”特权受到威胁,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我很好奇接下来会怎么样,因为所有这些似乎都无法让人感到快乐。

George Floyd 离世后的那个星期六,我跟着布鲁克林街头的游行队伍,沿着夫拉特布什大道(Flatbush Avenue)向前走。在其中的某个时刻,我遇见了自己的邻居,她正弯着腰拄着拐杖,为游行队伍喝彩。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她了。我与她互碰胳膊,匆匆打了个招呼,随后回归不断向前迈进的人群之中。这时,她摘下口罩。

「好了,亲爱的!哈哈!继续向前走吧!喔!」

我回过头,看见她正朝着天空挥舞拳头,还跟随一旁停着的汽车里传出的雷鬼音乐左右摇摆。我和她都露出了微笑,继而放声大笑,随后,我继续向前走去。

Aaron Edwards 是一位作家,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他是《Pop-Up Magazine》的资深制作人兼联合主办人。

  • 文字: Aaron Edwards
  • 制图: Skye Oleson-Cormack
  • 翻译: January Yang
  • 日期: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