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作室
CHARLAP HYMAN & HERRERO
建构虚幻现实
《AD》、《Forbes》、《PIN-UP》等权威杂志争相采访的二人组合
- 采访: James Taylor-Foster
- 摄影: Christian Werner

春天,在一片也许只有画家弗美尔(Vermeer)才会欣赏的钢灰色的天空下,Adam Charlap Hyman 和 Andre Herrero 这对搭档显得特别亮眼。虽然和周围的气氛格格不入,却从容自在。刚从加州飞来的 Herrero 面前是一碗番茄汤,而 Charlap Hyman 正喝着咖啡加奶。我们一边聊着他们最新的合作项目之一:《PIN-UP》杂志主编 Felix Burrichter 策划的《Blow Up》展览场地设计和装饰,两人一边分着一片早餐面包。《Blow Up》在年初于纽约的 Friedman Benda 画廊中展出,通过将玩具屋放大成真人比例的现实空间的方式,来探索我们儿时的生长环境如何影响长大后对“家”的看法。当天晚上,荷兰巡游歌剧团(Nederlandse Reisopera)诠译的 Stephen Sondheim 作品《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将在 Charlap Hyman & Herrero 设计的舞台上首度演出。此时的我们身处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中心,不少赶早的游客们正陆续到来。

Jonathan Trayte 床,Charlap Hyman & Herrero 作品,以水彩画的形式描绘了 Noguchi 游乐场,于 Friedman Benda 艺术馆“Blow up”展览中展出
这对搭档相识于当时一同就读的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但两人却来自不同的方向:Charlap Hyman 是家具设计系的学生,Herrero 则主修建筑。虽然他们在几年后才开始正式合作,但两人在专业上的互补和技术上的共鸣已经自成一派,作品包括建筑、室内设计、家具、展览场景和舞台布景。他们合作的项目有一种难以捉摸的美感,总在触碰同一个主题:空间在使用上和感知上是如何相互交织联结的。“互动”是他们合作的根基:从游走于美国东西岸(两人的工作室分别在布鲁克林和好莱坞),到与客户的紧密交流;正是这种分隔的空间感,大至一个房间,小至一个针孔,默默地成就了他们超现实的设计手法。与大多数同辈不同,他们在实践中没有被自我观念捆绑,反而勇于引用一切过去和现在的素材。
蕴含在 Charlap Hyman & Herrero 的所有作品当中的,是他们对叙事在塑造(或销售)空间中扮演的角色的细微感知。他们感兴趣的并积极探索的是虚构与现实之间模糊的分界线,这也许代表一个理想 —— 想要在现有的世界中创造无限的其它世界。正好,我们的对话也是从一个故事开始。

James Taylor Foster
Adam Charlap Hyman & Andre Herrero
你们是怎样开始合作的?
Adam: 我和 Andre 是在艺术学院里认识的。我当时认识的他是个摄影师,而不是以建筑系学生的身份。
Andre: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我是摄影师。在学校里,用搞摄影的身份交朋友比较好玩。通过拍摄其他学生的作品集,我认识了很多人,看到了他们的作品,开始和他们合作。摄影也让我在建筑系之外找到了别的空间!
Adam: 我们是在 Andre 拍摄我的公寓的时候成为朋友的。
当时发生了什么?
Adam: 在我的家具设计毕业作品里,我为我的公寓编了一个故事,灵感来自我在一本书里读到的一间公寓(但里面并没有照片)。书中讲述了一位编辑在失去一切之后搬到纽约,住在一间联排别墅后面的一个小小的空间。我根据故事里的描述设计了我的公寓。拍摄的时候,Andre 的想法是用不同类型的胶片相机塑造这个空间的故事。后来,我把这些图编成了一本书。从一开始,我俩之间的互动已经是很不一般,而且充满了跨界的元素。
摄影真是一个可以将不同领域融会贯通的媒介,但对这个媒介最普遍的误解是以为它反映的世界是真实的。在我眼里,摄影恰恰能把现实推向虚构。
Andre: 完全同意。它最后的呈现是经过编辑的,或者是捕捉到的一个局部。
你们的作品似乎经常用到虚构情节或者叙事作为设计工具。可否说说展览场景或剧场和音乐剧舞台布景对你们工作的重要性吗?
Adam: 我们希望多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在阿姆斯特丹荷兰音乐剧院演出的《小夜曲》是我们完成的第三个舞台布景。我们还有两个布景项目正在努力中。

Yves Saint Laurent 位于巴黎巴比伦路(Rue de Babylone)公寓大客厅的微缩模型,展示了一天中三个时间点客厅的不同样貌,它随后被拆分分别拍卖。模型由水彩卡板制成,于2017年芝加哥建筑双年展上展出
你们会从何处入手了解这些项目?比方说,会把项目当作一个空间来处理(如建筑内部),还是当成巨型的家具?
Andre: 我认为和摄影一样,我们都是在构造一个图像。这处理空间的方法很有趣,因为虽然摄影基本上是二维的,但它总会被三维空间影响。
Adam: 接手每一个住宅室内设计项目,我的第一步一定是水彩效果图。也许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很平,但实际上激活了项目中空间的运用。我会在这些图里堆砌很多奇怪的空间,但设计总离不开空间的缩放、比例、颜色和材料。
你们有没有定下一套审美标准,或是在这些年来的合作过程中意识到一套贯彻工作实践的美学?
Adam: 作品的美学通常都是根据个别项目的要求。我们从来没有刻意去营造某一种美感。我们尝试创造体验非常丰盛的空间 —— 繁复和丰富,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感知的空间。我们尽量避免建造单一的体验,而是希望给百样人做百样米。我想,我们最喜欢的项目 —— 那些历久常新的项目 —— 都是非常个人、非常繁复的;还有那些与生活在其中的人或建造空间的人紧密结合,随着时间变异的空间。这一切的初始可能是一个真诚和开放的出发点。

纽约一间公寓中由不同材质(丝绒、亚麻、丝质地毯、油漆、玻璃)装饰而成的单色调卧室。Misha Kahn 摄

纽约一间公寓中由不同材质(丝绒、亚麻、丝质地毯、油漆、玻璃)装饰而成的单色调卧室。Misha Kahn 摄
你们都曾经在时尚或和时尚有关的领域工作过。时尚是一个挑战自身文化,而且不断与建筑和设计互动交叉的领域。
Adam: 我觉得当下人们对演出空间和建筑空间特别热衷,而这个现象和时尚有关。艺术家和服装设计师有很多合作。纽约的很多时尚秀场都办得像艺术展一样,而这些合作项目呈现的不是挂在墙上的画,更像是艺术家呈现的装置艺术。在不同领域之间寻求交叉点似乎成了一种随处可见的能量。
Andre: 同时,这也是另辟新意的捷径:纯粹把两样看上去毫无关连的东西放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我和 Adam 也经常使用这个方法,把这个时期的东西和那个年代的故事放进某个来自另一个年代的场景。
这就是你说的对叙事的塑造吗?
Andre: 对,对叙事的塑造。
Adam: 然后从中发现幽默和关联,以及在不同元素之间寻找有意思的东西。这是我们工作的乐趣,希望别人体验我们的作品的时候也会一样。
你们会经常和客户成为朋友吗?
Andre: 还是会的。
Adam: 也许和其他同行相比,算是多吧。我们绝对用心了解客户。虽然别的工作室也会,但我们的过程是首先通过一连串的会面,把大量的资料整理好,让彼此都适应这个节奏。然后经过一起讨论和聆听客户的反馈,逐渐了解他们的喜恶和顾虑。过程的最后,也就是两三次会面之后,我们与客户便建立了一种双方共识的共同语言,而形成这种语言 的背后是那些让我们兴奋过或心碎过的讨论。之后很多话题都从这里开始。
Adam: 非常有趣的是,你可以感觉到客户的头脑在怎样运行。我觉得这样的过程衍生一种很亲近的关系。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共同爱好、共同话题。

有没有一些空间、地点,或者物件、人物会让你们一直不断回顾?
Adam: 丹特法拉提(Dante Ferretti)在 1975 年电影《索多玛一百二十天》(Salò,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中的布景。它是我室内设计生涯里非常重要的参考。不单是建筑物本身,整个场景都令我叹为观止。例如戏中的壁画是我工作时经常出现的灵感,尤其是做绘画项目的时候。我还很迷巴尔蒂斯(Balthus)作品中的室内空间。
Andre: 我会时常温习 Lewis Baltz 的摄影作品。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奇妙的扁平感。还有捷克舞台设计师 Josef Svoboda 和法国尚布尔西(Chambourcy)的“瑞兹沙漠”花园(Désert de Retz)。


你们多数时间都是一个在东岸,一个在西岸,你们如何保持彼此之间的热度?
Adam: 我们往来挺频繁的……
Andre: ……我们都是手机不离手!
Adam: 我俩随时随地通电话,合作每一个项目都有几万种方式保持沟通……
Andre: ……但最频密是在概念和设计的阶段。
Adam: 话说回来,在我们的概念作品中,我觉得摄影是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更广泛来说,设计错觉或悬疑贯穿了我们所有的项目。我们总会为视觉上的错觉而激动,我认为它已经融入了一切:从选择材料,到更宏观的创意,例如一个房间的整体视觉效果、同一空间如何被别样地理解。
- 采访: James Taylor-Foster
- 摄影: Christian Werner
- 相关图片提供: CH Herrero
- 翻译: Jaime 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