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制片人 Polina Zakh —— 不为“发朋友圈”而设计
大谈 Sila Sveta 工作室,以及为德雷克的“蝎子”巡演注入锐舞元素
- 文字: Whitney Mallett

“现在每个人都执迷于‘沉浸式体验’,”Polina Zakh 大笑着说,“但我只想问,真的假的?咱们能不能不要再提这几个字了?”她的笑声仿佛让这个在过去几年中被滥用的热搜词显得更加毫无意义。Polina 在 Sila Sveta 这个驻莫斯科和纽约的工作室担任副董事长。通过 3D 光雕投影、激光编程、交互装置和场景设计,工作室旨在创作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在总结这些项目时,“沉浸式体验”仍然是一个有效的概括性词汇。Polina 解释说人们对这类体验的渴求,源于“如今大家整天盯着手机看,并且对内容有需求”的现况。不管是德雷克(Drake)“Scorpion”(蝎子)巡演的 Instagram 照片,还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上的抓拍,你都很可能在社交媒体推送上看到过 Sila Sveta 的作品。去年夏天,他们受创意总监 Willo Perron 的邀请,为德雷克演唱会实现炫酷的视觉特效;2017 年,他们与 Gordon von Steiner 合作,为《Vogue》在大都会晚宴活动上制作了一个以川久保玲(Rei Wakakubo)为灵感的视频展示空间。


这类多媒体创作的核心在于对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以及网络效果和现实体验的协调。Sila Sveta 的客户既有品牌也有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会在企业活动和产品发布会上展出,也会在博物馆和锐舞派对中出现,而且当然也常常最后被分享到人们的手机屏幕上。“品牌总是想要打造一种效果,让人想要发到 Instagram 上,” Polina 说,“但让我觉得有些沮丧的是,当你看到那些只是为了让大家发 Instagram 而生的装置时,一走进去就会觉得,有没有搞错?这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对于 Polina 来说,走进展览空间那一瞬间的惊喜效果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达到这样的效果是最棒的,当然,如果同时它还被能发到 Instagram 上的话,那我也很欢迎。”
出生于俄罗斯的 Polina 在圣彼得堡长大,童年曾在旧金山度过一段时光,后来却在伦敦的苏富比学习了艺术与商业专业,最后在伦敦成为了当代艺术品的经纪人。2015 年,她在莫斯科被引荐给 Sila Sveta 的创始人 Alexander Us 和 Alexey Rozov —— 他们是在一位艺术家朋友组织的“仲夏夜之梦”锐舞派对上认识的,派对上满是打扮成精灵模样的人。作为一名艺术品经纪人,Polina 有时会挣扎于“如何将创造力与市场相结合”这个问题。“人们会说,‘你怎么能在商业空间里做项目,却还说是为了艺术呢?’”她回忆道,“而我则会觉得,‘不好意思,我在贩售的是情感。’” 她认为自己在 Sila Sveta 的工作和之前的经历既相似又有不同。“我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给人们带来情感体验。你走进一个空间会觉得,‘我的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关于那个走进某一空间而瞬间收获到的感觉,你印象最深刻的那次是什么时候?对于 Polina 来说,这个瞬间发生在迪斯尼乐园。“我那时候只有五、六岁大,当时正在举行一个“狮子王”主题的游街活动。现在看来,那就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真的感觉像是在电影里。”还有其他灵感来源吗?“我对建筑很感兴趣,” 她说,“在俄罗斯,教堂都造得非常隆重。东正教教堂都是金色系的,而且内部设计非常华丽。我个人并不那么喜欢教堂,但我喜欢去里面感受那种能量。”


教堂的华丽正正提醒了我们,沉浸式体验早在 WiFi 和 4G 网络诞生前就已经存在了。然而无论是配有 100 副虚拟现实眼镜的奥迪发布会,还是伴随着栩栩如生的黑洞投影的新年派对,Sila Sveta 的作品还是架构在我们对智能手机的沉迷之上 。这些作品满足了我们时刻想要记录的冲动。虽然你可能会认为这恰恰强化了我们“满脑子想着要发 Instagram,根本没法真正感受当下或纯粹地体验任何事”的说法,但与此同时,这些增强现实的灯光秀和科技感十足的创作是那么新奇刺激,足以让我们的视线“难得地”从手机屏幕处转移。
锐舞文化可以说是 Sila Sveta 工作室创作基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室的创始人们是在锐舞派对上认识的 Polina;工作室一开始是在莫斯科一家废弃工厂的夜店里创立的,当时这家夜店为他们提供办公空间和食物,来换取他们的实验性投影创作。Polina 解释说,锐舞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带来的体验所决定的。“空间本身应当是与众不同的,”她说,“装置、灯光、大音量的音乐、人群,如果这些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体验到的,那你就会产生一种凝聚感。当你置身于那样的空间,便能够触及自己的情绪。”
本科期间,Polina 学的是传媒学和语言学,她的毕业论文是对“博物馆作为跨文化空间”的思考。关于“人为建构的空间所带来影响”的考量,似乎为 Polina 如今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时候,她的作品还真的就是在博物馆环境中实现的。同时,她的作品也总是在将抽象的概念和情绪转化成三维空间中的体验。在谈到她的学习与现在的工作之间的联系时,她解释道:“我之前从没这么想过,但是在我进入艺术圈之前,我一直好奇想知道人们在这些空间中的反应。我们如何影响人的感知?走进一家博物馆时,你闻到的是什么气味?”
Polina 说,这些年来博物馆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变得更加开放和友好。“小的时候去博物馆简直就是走进一个保守的空间。如果你在里面走得稍微快一点,人们都会奇怪你在干嘛,”她回忆道,“俄罗斯美术馆里的保安特别有趣,都是些戴着头巾、坐在那里一直盯着你看的老奶奶。当时总是会想:这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啊?只能说非常、非常严格。”



对于 Polina 和 Sila Sveta 工作室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德雷克的巡演在 2018 年 8 月 12 日在美国堪萨斯城开场,他们为这场巡演所创作的作品大大超越了大众对流行音乐演唱会的视觉特效的期待,也为同行们立下了更高的标准。演唱会舞台幻化为 3D 蝎子、篮球场、iPhone 屏幕、破裂的冰和融化的岩浆。根据德雷克的动态而做出反应的效果,是用一个人体实时动态追踪软件(BlackTrax with Notch)所完成的。Polina 在谈到摒弃预演效果从而带来即兴元素时,强调说:“对歌手和创意总监来说,做这种项目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随着 43 场演出和 70 万张门票的售出,他们把这种前沿体验带给了更广大的观众群。“能让这么多人看到如今的科技之美,真的挺不可思议的。” 她补充说。
在德雷克的巡演开始几周后,Polina 前往内华达沙漠参加了“火人节”,终于可以把手机扔一边好好给自己放个假了。这是她第一次来这个一年一度的音乐节,这个尘土飞扬又远离尘世的狂欢嘉年华临时城市,这个在一片干涸河床上聚集了嬉皮士与蒸汽朋克的怪奇秀。“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我变得特别抑郁,不敢相信居然还要再呆三天。我开始特别崩溃,但随后慢慢开始顺其自然,开始试着与这个地方融为一体,” Polina 说道。她开始练习瑜伽,并强调说自己以往完全不爱做瑜伽。她还参与了一个闭着眼睛跳舞的团建互信活动。“我终于感觉重新找回了自我。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很忙碌的一年,非常非常忙碌。而那个时刻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远离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于是,她把这种感觉带回到了生活中,并希望 Sila Sveta 的沉浸式环境也能唤起人们的这种感受。“我想要让人们在体验中更加关注自身。”
- 文字: Whitney Mallett
- 翻译: 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