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努比:苦甜参半交响曲
查理·布朗的宠物狗是如何成为时尚宠儿的?
- 文字: Max Lakin
- 绘画: Hassan Rahim

1984 年,时尚界最为瞩目的多家大牌公司汇聚法国巴黎卢浮宫,展示造型各异的多款一英尺高的史努比玩偶。Diane von Furstenberg、Hermès、Jean-Paul Gaultier、Gianni Versace、Oscar de la Renta 以及 Oleg Cassini 纷纷设计各种史努比与贝尔(一位住在巴黎鲜少被提及的妹妹,当然了,她也非常时髦)的造型,参加一场 —— 起名显然不太讲究的 —— “史努比与贝尔时装展”,Balmain 为史努比披上了一个边缘镶有貂皮的天鹅绒斗篷。Karl Lagarfeld 则一如既往地做了多手准备,设计了六款行头,其中包括配套的 Chanel 斜纹软呢外套与硬草帽。Issey Miyake 则献上一套打褶日式浴衣。各个品牌都使出浑身解数,连 Gucci 都准备了雅皮风格的白色网球服。
是什么让史努比 —— 一只卡通小猎犬 —— 成为这个时代乃至任何时代里都经久不衰的文化标志之一的?尽管时尚界对于文化类 IP 情有独钟,但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创造的这一形象显然具有无可比拟的可塑性。所有品牌都想通过史努比的形象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光是过去六年,无论是在快时尚的货架还是成衣秀的 T 台,我们都能看见史努比的身影。Marc Jacobs 把史努比印在纯棉卫衣上,英国设计师 Stuart Vevers 则在亮黄色的单肩包上印了一个小小的白描版史努比,还为 Coach 设计了一款具有 S&M 气质的黑色皮质史努比玩偶。KAWS 将史努比纳入自己 Bizarro 后现代作品之列,将史努比的眼睛换成两个大叉,还让它出现在了优衣库带有胸袋的 T 恤衫上。除此之外,H&M、Forever 21、Gap、ASOS 以及 Champion 都贡献了各自的史努比产品。现在需要思考的已经不再是“大型零售商是否会宣布又一个史努比系列”,而是他们会时隔多久推出下一个系列。Lacoste 在 2010 年就推出过一系列《史努比漫画》的衍生产品,之后,他们隔了五年又重新开始打造与这个热门 IP 有关的系列。
史努比自身就有无数狂热粉丝,其影响比这些周边产品更加深远。这些粉丝可不是一般的喜欢 —— 这些喜欢史努比的人是真正硬核的死忠,大家只要访问 Instagram 账号 @snoopyinfashion(粉丝数量多达四万八千人),就能略知一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专门展示舒尔茨作品的博物馆,其本身并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可是,史努比是他创作的人物中唯一拥有同名卫星的卡通人物。在东京,有关史努比漫画中各种形象与细节的展览会在各处轮番展出。而一家 DIY 制作史努比毛绒玩偶的工作坊则生意好得惊人,四月之前已经全部预约满了。

时尚界对卡通宠爱有加,而且凡是与卡通有关,都来者不拒。卡通形象成为时尚单品的美学担当,这些元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很容易触动人们的怀旧情绪,是让人掏钱最迅速也最可靠的办法。史努比就是这样的卡通形象,不过,设计师们也并不挑剔:Jacob 使用过米老鼠与《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形象,Coach 则用小飞象和《小鹿斑比》中一只名叫桑普的小兔子设计了一系列软革单品;Gucci 还特意选在鼠年推出米老鼠主题产品,营销节点把握得恰到好处。这些经典卡通形象大家都耳熟能详,可是,它们都不像史努比那样,在无忧无虑与心事重重之间游移,激发出人们的万千情绪。史努比的形象线条简洁、颜色单一,不管印在什么底色上都十分相称,不过,图像简洁与否并非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决定性因素。《史努比漫画》中的形象与其他各种单一而平庸的强势漫画形象不同,这些人物温和善良,不具有任何党派或政治倾向。这是一群心思细腻的敏感角色,能在现实中与无数人产生共鸣。在《史努比漫画》里,万般心思与情感都糅杂在了一起。史努比是一只狗,是注定要受人喜爱的动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舒尔茨创作的《史努比漫画》已经通过 2,600 家出版机构在 75 个国家用 21 种语言出版,这意味着,不管是在巴西圣保罗还是丹麦哥本哈根,史努比都同样为人所熟知。史努比的魅力经久不衰,这意味着我们一直能在 T 台上看到它的身影。1989 年秋天,摩洛哥设计师 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 展出了一件由史努比毛绒玩偶制成的短外套,一个个玩偶如同藤壶一般垂挂在模特的手臂上。美国时装设计师 Betsey Johnson 推出过史努比坠饰水晶项链,上面闪闪发光的史努比正在滑滑板。2007 年纽约春季时装周期间,包括 Johnson、Isaac Mizrahi 以及 Jeremy Scott 在内的多位设计师以《史努比漫画》中的多位人物为灵感,举办了一场公益时装秀,为观众们呈现史努比主题的高级时装(Scott 的设计 —— 令人感到不安 —— 是把史努比拼接成了一件皮大衣,真是今非昔比)。意大利时装设计师 Alessandro Michele 向来喜欢在自己的设计中加入美式图案,他似乎将这些元素视为某种前科技文明时代的符文,2016 年秋天,他将史努比印在一件条纹背心上,使得这件原本具有哈布斯堡王朝极繁主义风格的单品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激起了人们的购买欲。“史努比像是个哲学家。”他当时没头没尾地如此说道。距离史努比第一次出现已经过去了七十年,可是,这一形象仍然没有淡出我们的生活。不管是迪士尼旗下浸染着上世纪中期父权主义的灰姑娘,还是新千年中过于亢奋的海绵宝宝,诸如此类的卡通形象都承载着各自的时代印记。然而,唯有史努比恒久常在,它的故事在几代人之间、在时尚潮流之间轻松游弋。

2014 年,“史努比与贝尔时装展”在活跃于 Instagram 上的年轻一代中复苏。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服饰都是来自 Isabel Marant、Dries Van Noten 以及 DKNY 的定制款。开幕式上,史努比踏着沙漠靴,贝尔踩着高跟鞋 —— 这些鞋子都是设计师 Rodarte 用扎染的方式制成的。Zac Posen 为贝尔设计了一款印花公主礼服,Calvin Klein 则设计了一件宽松针织衫。这一展览在三年的时间里周游世界各地,似乎想要成为又一件世界遗产。史努比的无敌魅力也许来自它的情感表达。它不感激任何主人(当然也不会感激查理·布朗,该角色愁容满面,还会受到自家狗狗的公然嘲笑),对阶层漠不关心(虽然史努比是狗,却像人一样走路,但故事里没有任何人对此感到震惊),它打破了狗狗在大家心目中惯有的恭顺傻萌的伴侣动物形象。史努比自行其是,它大部分时间都在孤独与焦虑交织而成的慵懒之中度过,这与愤世嫉俗的 X 世代刚好不谋而合。然而,史努比并不沮丧。它享受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尽管一再遭拒,仍然坚持用那台红色打字机写通俗小说。闲暇时,它还会参加一战,执行空战任务。史努比并不满足于家庭生活,它和 Jeremy Scott 设计的可怕的史努比毛皮大衣一样,将自己的身份反反复复穿上又脱下:它当过法律顾问,在女权偶像人物 Peppermint Patty 建议取消校园着装规定与风格建议时,化身网红师祖 Joe Cool,在学生法庭上作为她的代理律师出席。史努比无意将自我意识与工作捆绑到一起,对权威也心存戒备,千禧一代很容易与这种想法产生共鸣。在这些年轻人眼中,企业忠诚度早已是种过时的概念,而创造力不仅是社会货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舒尔茨创作的《史努比漫画》虽然看似儿童读物,却表达了各种令人着迷的想法,正如舒尔茨所言,这是“人们一直畏惧的事物”。孤独就是其中之一。史努比在美国出现的时候(一如任何其他时代),人们正受到政治前景不明朗以及社会失范的刺激。当美国深陷永无宁日的战争时,军事风格与军队服装元素渗入时尚产业。卡通的情况也类似,这是一种抵抗孤独的共同特征。当日常生活行将陷入不幸之中,各种卡通元素以各自的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直筒连衣裙与手袋上。舒尔茨对抗孤独的解药是一只小猎犬。它学会了依靠自己,用自力更生调和心灵的失序,这不失为一种自由。可以看到的是,孤独正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史努比也因此成为这种我们共有的焦虑不安情绪的象征。当然,它也告诉我们要如何去应对这种情绪:内省、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所在社会相适应,在生活中所有角落试着去找寻那些小确幸。时尚在自我创造方面充满了无限希望,光是在脖子上系一条围巾,就能让人感到与昨天的自己有所不同。史努比以这种希望为生,而这也是它身上最人性化的地方。
Max Lakin 是一名记者,生活在纽约。他的作品散见于《T: The New York Times Style Magazine》、《GARAGE》、《The New Yorker》等杂志与媒体。
- 文字: Max Lakin
- 绘画: Hassan Rahim
- 翻译: January Yang
- 日期: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