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热辣仙人掌」庇护所

人气盆栽商店创始人讲述如何透过室内植物直达自然

  • 摄影: Sam Muller
  • 采访: Erika Houle

我置身于蒙特利尔公寓死气沉沉的薄雾之中,抬头凝视着窗外的多肉植物,我的思绪飘散开去,来到 1726 年,也就是英国-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著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问世的那一年。小说中,格列佛遭遇海难,死里逃生漂到小人国利立浦特岛(Lilliput),在那里,一切都十分迷你,格列佛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体型在一举一动中造成的影响。这个故事就当下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种隐喻,而是成了世界上最小的仙人掌物种的名称:blossfeldia liliputana。我在三月初时造访了位于洛杉矶回声公园(Echo Park)的“仙人掌商店”(Cactus Store)—— 周遭的邻居们更喜欢将其称为“热辣仙人掌”(Hot Cactus)—— 店主之一 Christian Cummings 向我展示了他们最新推出的温室系列的若干种植物。“任其天然生长,其实很难见到,”他一边用食指沿着缝隙一路追索,一边说道,“不过,你要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仙人掌盛开着非常美丽的花朵。”

Cummings 与朋友兼热爱植物的同好 Max Martin、Carlos Morera 以及仙人掌商店的团队一起,共同创建了一片属于爱好者的天地。他们与狂热的拥趸分享各种罕见沙漠植物及其不为人知的故事,还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汇集成册,在 2017 年出版了《旱生植物:爱好者探险见闻摄影集》(Xerophile: Cactus Photographs from Expeditions of the Obsessed)。近日,他们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居家隔离,同时又得以向大自然母亲献上一份爱心的周边商品 —— 其中包括一件印有毛茸茸的白色仙人掌的 T 恤衫,收入所得则悉数捐给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竞选活动。

桑德斯宣布退出竞选的那天早晨,我致电 Martin,和他谈起如何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寻求慰藉。我跟他说起自己刚买了一件“国际大戟属植物同好会”(“International Euphorbia Society”)的连帽衫,他借此提醒我说,“购物疗法真实有效”,而植物也并非用完即可丢弃的物品 —— 他们精心挑选后推出的这些产品依然在网店中出售。此外,他们也一直忙碌于轮流照料这些植物,还会从全球各地收集个性鲜明的花园照片。在这次采访中,Martin 与 Cummings 分享了他们对自然世界与日俱增的热爱与向往。

Erika Houle

Max Martin & Christian Cummings

你们是怎么想到要一起创业的?

MM:人们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在进行货物交易时,一边吃香肠豆子汤,一边聊植物。这样的形式由来已久。现在许多人每周都举行与仙人掌和多肉植物有关的聚会,通常是去加州南部的圣费尔南多谷一带,选在老人院或者别的什么机构的礼堂之类的地方,但外人其实很难有机会买到他们售卖的植物。

在纽约经营商店与在洛杉矶有哪些不同之处?

CC:我们在纽约的门店会举办各种活动,从讲座到电影放映,所有活动都和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有关,而这也一直是我们特别关心的一大主题。人们来到我们店里都觉得大开眼界,目睹了此前从未在纽约见过的东西。电影制作人 Jonas Mekas 在世时会在星期天光顾我们的商店,他就是喜欢待在店里,看看有哪些植物开花了。还有一位女士将先锋音乐家 John Cage 的一些仙人掌带到店里来,这位音乐家曾经将仙人掌连接到接触式麦克风上,运用仙人掌的刺来制作音乐。那里的常客和这里的迥然不同,他们欣赏这些植物的美,而在这里,(洛杉矶的)人们将我们培育的植物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

MM:那儿成了沉迷植物的人们碰头的俱乐部。有个叫 Marco 的高中生,他每个周末都会从 Westchester 到我们的纽约门店待上一会儿,然后再回家做功课。他后来成了店里的实习生。门店逐渐变成了与滑板商店类似的奇怪场所,你懂吧?

这是否就是你们的商店与传统植物市场的区别所在?

MM:大家一旦了解仙人掌背后的故事,便会对这些植物有所改观。要是大家知道这些植物在安第斯山脉海拔 2000 英尺高的那些寸草不生的土地上恣意生长,还会身披毛皮抵御寒雪……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彻底改变人们对仙人掌的看法。

CC:我们尽力不把这些植物当作雕塑对待。

你们店内的植物让我想到杂货店里混搭的那些商品 —— 你们是否对不太常见的植物特别感兴趣?

CC:我认为这在于个人的鉴赏力,你越是懂得欣赏某样东西,越容易发展出相应的审丑旨趣(笑)。

MM:而且,大多数专业种植者栽培的都是毫无缺陷的幼苗。

CC:丰盈,美好,完美无瑕。

MM:整体而言,我们的植物都经历过风风雨雨。

那它们会更聪明吗?

CC:我们设法把门店当作领养机构,或者是没有安乐死政策的收留中心。有时候,要是顾客没有地方安置植物,我们就不会卖给他们。

你把我接下来要问的问题都回答完了!

CC:Max 已经提到,我们销售的植物大多来自私人收藏,就连拜访那些其他花农同样光顾的商业种植人士时,我们也会去往深处的破旧温室,买下一株被赶下桌后依然生根发芽绕着桌腿生长的仙人掌。人家都认为我们脑子不正常 —— 倒也没说错。

你们是如何找到那些藏在后院里的温室的?

MM:如果有人在仙人掌俱乐部里说起科罗纳有个家伙养着极其惊人的薯蓣,或者是说,这个人年纪大了,打算卖掉自己的收藏,我们第二天就会开着卡车登门拜访,还会带上咖啡和甜甜圈送给对方。要跟这些上一辈的种植者打上交道,得完成一整套社交舞蹈式的流程。一般而言,他们一开始都挺拘谨,这也合情合理,毕竟他们从 25 岁起就跟这些植物朝夕相处,而现在,他们都 75 岁了!去往他们家中,与他们倾注了毕生热情的事物亲密接触,这是整个过程中最不可思议的环节。

CC: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拓展到了其他各种领域 —— 比如 Max 身上的这件衬衫,这是其中一位老人家设计的,他干这行已经有四十多年。去年,他带我们前往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带我们造访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仙人掌生长地区,这种极为特殊的仙人掌属植物长在地球上最干燥的沙漠里。他还做三明治给我们吃,让我们把玩他的宠物蜥蜴(笑)。

将植物带离其天然生长地,这一过程有着什么样的伦理准则?

CC: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坚决不打扰生长在天然属地里的植物及其根系。

MM:幸运的是,现在许多天然生长区域都受到了保护。全球的仙人掌与多肉植物贸易呈指数级增长,大家现在都特别想拥有从原产地搞来的植物。许多植物在移植到温室以后,都会变得跟在天然生长区域中有所不同,而且,这种过程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可不希望等上 50 年才能获得一棵二十五美分硬币大小的 Aztecs 仙人掌,因此他们会付钱让当地人代劳。

所以说,还存在着一整个地下市场?

MM: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黑市,尤其是在亚洲和东欧。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我们除了观赏及摄影,其他什么都不会做。

你们收集到的最稀有的品种是什么?

CC:是我们从一位毕生研究阿根廷稀有仙人掌的同道中人那儿得到的一系列植物,都是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从秘鲁的利马北部的天然生长区域采集到的名为 Haageocereus tenuis 的仙人掌。目前,全世界范围之内不超过 130 株,能够拥有这样的植物实属不易。我们有个朋友专门在实验室里用组织培养法培育植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跳过从种子开始栽培,迅速增加植物的数量。我们希望能借助这种方式有效进行栽培,要是行得通,不出十年,我们就能彻底改变这种植物濒临灭绝的命运。

你们会不会为某些特定性格的人选择某一类植物,比如某一类仙人掌特别适合运动鞋迷?

MM:会有那种显然是某个日本人的 Instagram 粉丝的年轻人跑来问:“你们有没有 astrophite 仙人掌?”他们知道 Neighborhood 杂货店的那个家伙很喜欢 astrophite,因此想要买一株。植物比球鞋有趣多了,人们厌倦于收集 Nike 鞋,转而喜欢上植物也理所当然。

你们有没有想过扩展经营范围,比如兼做咖啡厅或者书店?

CC:我们实际上已经想到了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们想拓展私家书店的业务,用施乐公司的打印机将绝版的植物学相关书籍的 pdf 打印出来,人们可以购买装订成册的植物学术集,或者购买存有多本书籍的 U 盘,有点像是无政府主义风格的植物主题书店。

在你们看来,室内盆栽植物是怎么会流行起来的?

CC:当我们说起“环境”这个词语时,通常指代的并非自己所处的区域,而是形容全球性气候、大规模的动物灭绝,以及污染日益严重的海洋。其实普通人不可能真正理解并消化如此宏大的概念,不过,我们也已经意识到,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也会因此而害怕、伤心。与植物建立联系是人类与自然界重新建立连接的方式。许多人都问过我们如何看待栽培植物这股风潮,我们的回答始终是:把栽培植物当作风靡一时的现象,就好比把氧气称作潮流。没有植物,人类便无法生存。

Erika Houle 是 SSENSE 的编辑,坐标蒙特利尔。

  • 摄影: Sam Muller
  • 采访: Erika Houle
  • 翻译: January Yang
  • 日期: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