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 Grant:拼贴一个新世界
用拼贴画重新定义 2020 年
- 文字: Claire Marie Healy
- 相关图片提供: Jazz Grant

拼贴艺术在今年大行其道,因为创作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只需一张桌子、一把剪刀,以及一双能在杂乱无序的素材中提炼出独特风貌的慧眼。拼贴艺术让我们得到些许安慰:其结构足以将各种眼花缭乱的素材凝聚成一体,即便在屏幕上观看,也依然能感受到实体形态。伦敦新兴拼贴艺术家 Jazz Grant 的作品便将这种承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作品让人想起导演 Steve McQueen 推出的五部曲系列电影《小小的斧头》(Small Axe),其中的主旨与 2020 年大家的处境一脉相承,Grant 的纯手工剪裁作品也包含了有关黑人的集体意识与社群意识,大家因为抗议游行和喜悦而团结在一起。她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背景中放入微小的人物形象,最终呈现的效果倒是意外的和谐。纸张的触感以及全手工操作不仅达成了某种平衡,其传达的信息在今时今日看来,格外富有紧迫感。
“我执着于创造全新的世界。”Grant 在见面之后,带领我参观了她在伦敦北部与人共用的工作室一角,“拼贴就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她桌子上方的白墙上等间距挂着一系列微型拼贴画,有一些我在她的 Instagram 上见过,还有一些则显然还没完成。云层、浓密的热带植物叶片、火红的夕阳,还有 NASA 观测太阳时拍下的太阳喷发;五花八门的背景之中则有各种人的形象,成群结队或是人像的剪影,开着车、坐着火车或者聚在一起。几个星期以来,Grant 一直在尝试用自己去年在斯里兰卡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制作拼贴画,以此重新构想 2020 这一年,当然了,她思考的是末世论,是世界末日。“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诠释这个词语,其中一种是将其视为具有毁灭性的地狱之坑。末日!还有一种则更为神秘,也是我真正感兴趣的角度:一颗星球坠入大气层改变了一切,世界也随之有了全新的面貌。”

左:Jazz Grant,《Rhyging Sun Stills》,2020 年;右:Jazz Grant x Missohio,《Don't Look Directly into the SUN》,2020 年;顶图:Jazz Grant,《Beautiful Jamaica 2》,2020 年 "
Grant 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出现在去年临近尾声的时候。她最早在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学习时装设计,后来,她收到设计师 Bianca Saunders 的邀请参加在布里克斯顿(Brixton)举办的群展,这才开始认真看待自己的拼贴作品。自那以后,她与 Nike 这样的品牌、Noname 之类的艺术家,以及 Missohio(二人分别是她的姐妹 Maya 及其男友)、Aria Dean 与 Amber Pinkerton 等摄影师展开合作,还跟专注于社区利益的团体 The Black Curriculum 一起制作了献给 Notting Hill Carnival 的杂志。不过,随着更多的客户带着各自的期望找上门来,28 岁的 Grant 开始深入思考自己创作的本质究竟为何:也就是直接剪裁书页与印刷品并扫描,而非对各种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她而言,想要在反乌托邦式的世界里创造乌托邦,关键就在于充分利用手边的一切素材来创作。
在去见 Grant 的路上,我在 67 路巴士上层看到窗外有一块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Luke Howard,云之命名者,居于此,逝于此。”这是英国故居类建筑十分常见的标志,其特点便是将白人男性历史人物与建筑联系在一起;不过话说回来,文字包含的情感确实较为丰富,看到的人不免都会心生敬意,而非轻视。Grant 的拼贴作品也是如此,其中包含着的各种氛围以千变万化的造型出现,让人心绪起伏。尽管她对黑人历史及公共记忆的资料挖掘与纪念远远不及那块蓝色牌匾,但我在巴士上无意间看到的这一幕让我想到,我们也许能够通过她的作品以别样的名称了解各种历史资料。说到底,拼贴艺术就是一个重新定义的过程。
艺术家 Kara Walker 曾经说过,她知道自己只要有纸和剪刀,就能在房间里做出东西来。言语间显得特别自信。
100%。我以前从没想到她和我的创作会有什么共通之处,但我看过一篇她的采访,她在其中说到自己使用剪影的原因。她说,这差不多是对绘画竖中指。因为剪贴通常被视作最低级别的艺术。我很喜欢剪贴过程中的某种粗犷的感觉,而且,我也常常因为自己不会画画而感到沮丧。我用剪贴来绘画。我对拼贴艺术也是这么想的,也确实认为值得花时间去创作拼贴作品。否则,这种艺术形式便不会存在。
显然,你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时尚设计,会得出这样的感想确实挺有意思。当你最开始意识到自己擅长拼贴时,是否感到因此获得了某种自由?
我因为自己(对从事时尚工作)的心理期望难过了好一阵子。我至今仍然记得我的母亲说的话:“你有没有想过做点别的什么呢?”我于是说:“你这话什么意思?不可能!”(不过)这话确实触动了我,因为我在那一瞬间就释怀了,明白吗?我以前会把自己做的拼贴画当作礼物送给家人和男友。抠门吧!(笑)
你还跟 Grace Wales Bonner 合作过。你是否觉得自己在创作上和她有共鸣呢?
我最近刚和别人聊起这个,他们说的话也差不多。我觉得(她的)毕业时装秀真是不可多得的惊喜。很多人都觉得:总算有点值得看的作品了!我们刚才还说起过牙买加导演 Perry Henzell 的电影《不速之客》(The Harder They Come),我就是因为牙买加的时尚风格才喜欢上男装的。我父亲的双亲来自牙买加,都属于“疾风世代”(1944 年至 1971 年间从以前大英帝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移居英国本土的一群人)。我父亲是在他们来到卢顿(Luton)之后出生的,他十分迷恋牙买加文化。他说年轻时觉得自己虽然生在英国,心却属于牙买加。但他的父亲却说:“闭嘴吧,你是个英国人。”牙买加人(被迫)移民英国,想想他们为了适应英国的生活不得不做出的改变,他们带走的以及没带走的东西,真是叫人唏嘘。我在 Grace 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元素,这也正是我想要尝试的内容。
你小时候的家庭环境里是否有很多视觉艺术类的元素?
我的父亲很有学问,是位作家。他出版的第一本书叫作《戴帽子的黑人》(Negro with a Hat),是关于牙买加政治家 Marcus Garvey 的。我其实现在才开始认真读这本书。我 16 岁时试着去读,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我的母亲以前学的则是艺术。她以前带我住在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lasgow School of Art)的学生宿舍,所以我 2 岁的时候说话其实带着格拉斯哥口音!太好笑了。之后,他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搬到布莱顿(Brighton)去了。我记得她以前会跟朋友一起在布莱顿的废弃建筑里举办各种有趣的特殊展览。她曾经做过一些有着小小脸蛋的雕塑,美妙绝伦,她还会收集报纸,然后剪下政客的脑袋,在周围画画。我以前不知道要怎样变得富有创意,因此觉得创作困难极了。我还认为自己可以从事时尚设计,结果一直都不太顺利。但我知道自己想要进入创意领域。因此我的母亲会帮助我,和我(一起)面对问题。

Jazz Grant x Missohio,《Many Arif's》,2020 年

Jazz Grant x Aria Shahrokhshahi,《Abdou and Ebrima》,2020 年
在这个大家都没法出门的孤独时期,我在你的艺术作品中找到了慰藉。尽管你的作品中元素众多,不仅有大量的人群,还有各种关于抗议的想法及画面,但我在看过之后反而感到平静。你是如何在创作中达成这种平衡的?
我喜欢把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你说的平静可能就是源于作品内在的平衡。当一件作品中的各种元素达成了某种平衡,对我来说就是完成了。我总是对世界上的人口数量之庞大震惊不已。我感到这就像是人类脑袋里有个过滤装置,这导致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如此庞大的数字。我们会因为人性之中的负面影响感到不知所措,但同时又看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加入抗议游行,这多少还是会让我们对人性抱有一丝希望。我想,我之所以对群像感兴趣并常常展现在作品之中,就是因为这个 —— 一种团结的感觉。比如我在慈善商店找到的一本关于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书里就有这样的集体照。有些素材真是妙极了:其中一些人群显得剑拔弩张,倒也未必有攻击性,而是因为他们感到处处受制,因此整张照片的气氛显得特别紧张。他们正为了某些特别糟糕的事情发起抗议。但也有些人群是在带有政治色彩的音乐会上,气氛轻松愉快。两种画面的共通之处在于,人们都显得特别团结,而且充满希望。人们为了相同的目的而聚到一起真的特别美好。

Jazz Grant,《Divine》,2020 年
你不会对作品中的人像进行任何裁剪。Lorna Simpson 曾经说过,她会把人像剪成好几部分再拼接到一起,这让她感到作品有了焦点。你在进行拼贴创作时会怎么做,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感觉更像是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当黑人女性拼贴艺术家长期以来的创作忽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大量报道,确实很难不让人感到讽刺。你如何从中找到内心的平衡?
内心肯定会纠结。这跟“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时期有点相似,当时许多年轻的黑人艺术家们觉得:“我们就在这里,你们无法赶我们走。”你知道,这发生在上世纪 20 年代,差不多在 1928 年时结束,已经是接近一百年前的事情了。我想,我们必须对终点(保持)谨慎。我们其实没料到会忽然获得这么多关注,因为以前也出现过“Black Lives Matter”运动,我们早已目睹黑人同胞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死去。正因为此,历史才显得耐人寻味。没有人能猜到未来会发生什么,能做的唯有反思。
Clair Marie Healy 是一位作家兼编辑,生活在英国伦敦,她目前在《Dazed & Confused》杂志担任编辑。
- 文字: Claire Marie Healy
- 相关图片提供: Jazz Grant
- 翻译: January Yang
- 日期: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