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Yeezy鞋”:情绪与想法的倾泻

与 meme 梗图作者探讨强迫性网络行为及说唱歌手 Lil B 的重要性

  • 采访: Adam Wray
  • 图片鸣谢: FakeYeezyBoosts

我站在温哥华东部斯特拉斯科纳公园的一个滑板公园里,试图让自己看上去和周围格格不入--我想要让我的采访对象注意到我--尽管我们从没见过面,我也没看过他的照片而且我连他的真名都不知道。我很快地给他发了条信息,正当我要把手机放回口袋里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大步挥着手向我走来。从滑板公园的另一边,有人大声喊道,"哦,天呐,那是"冒牌Yeezy鞋"吗?很明显,我被人耍了,我懂的。我是来正式采访一个做梗图的哥们儿的,这代表了从在线空间到真实物理世界的奇怪位移。不过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之间的界限已经被腐蚀了,而梗图很可能就是2010年之后的这十年最明确的表达形式。爆红、转发率、无穷无尽且让人困惑的相关背景参考。梗图囊括了我们这个小时代的所有创意性潮流。

如果梗图本身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结构的话,"冒牌Yeezy鞋"(FakeYeezyBoosts) ,真名叫Cam则展露了其中的一些内容。自从2016年12月开始运营这个Ins账号起,他已经构建了一系列某类特定的青年文化压力下关于无聊而日常平庸细节的创作。他怒目痛撕时尚追随者和高端时尚受害者,尤其是那些在跑鞋上花了太多钱的人;让人发窘地精准描述着科技和和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检验着参加派对和物质滥用之间的微妙界限。而这些具有特定视觉风格的梗图大多都是在已经非常荒唐的图片库照片基础上创作的。

在我和Cam聊过之后,我们请他给SSENSE特制了一些梗图。

Adam Wray

FakeYeezyBoosts

梗图和搞笑有什么区别?

我不认为所有的梗图都是搞笑的。很多我做的梗图,我个人根本不觉得好笑。

好吧,但是在你的很多帖子中都带着自嘲的元素。我觉得那是一种我们这一代人经常使用的幽默方式。

没错。某种程度上,那是一种自我分析。如果我在笑话别人花太多钱去买一双球鞋,那是因为我以前也干过这样的事。我绝对是那个试图买齐所有乔丹鞋的小孩。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这么做到底能从中获得些什么?我并没有说想要拥有最酷的装备,打扮地很时髦什么的是错误的。而只是想要给人们另一种视角,换个角度思考一下。

还有很多关于梗图的讨论是围绕大公司如何偷学了这种形式然后用来给自己做广告的。

在大公司想要涉足纯粹的创造性,并腐败地使用它这件事上,我不知道这是否重要。他们总是会紧跟其后的,真的。

还有一个关于梗图文化我觉得非常酷的点在于,它的发展和传播速度之快导致基本上对那些没有一直参与其中的人来说会是很费解的。大多数现在非常火的梗图,我难以想象15年之后会有人能解释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很可能未来的人没法理解。很多超级火的内容真的只是在针对15-25岁左右的人群。我当然觉得这是很暂时性的事。但老实说,这也正是我很欣赏的一点。我更多地是把它看作日志而不是作品集。它只是短暂的一刻,也许以后会被删除或消失。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网络真的就像是从你脑子里延伸出来的管道。如果你有一个想法,你可以马上把它倒出来。你可以在你的手机上在10分钟以内就做出一张梗图。以前你还需要用Photoshop才能做那些,但是现在你在iPhone上就可以做。这让我想到Lil B刚出道的时候做Based Freestyle,接着又开始推出了上千种意识流自由说唱。我觉得能把你脑子里在想的所有东西、所有的想法都倾倒出来真的非常酷。也许这有点强迫症……

会让人上瘾。

没错。我觉得基本上所有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更新的人,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他们就是在撒谎。当然,更新是存在内置的奖励系统的。点赞就是认证。我甚至不知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会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

我把我的推特账号删掉了一小会儿,然后惊讶地发现我对分享自己糟糕的想法有多上瘾。我会有一个甚至根本不好玩的念头,但却觉得不得不对它做些什么。比如,我能把这愚蠢的想法发消息给谁看?本来我发条推文就完了,但现在我能把这玩意下毒给谁?

我也是绝对有分享和创造的冲动,或是仅仅把主意扔出去让世界看到。而且我绝对能感受到认可。我早上醒过来就会觉得需要发点什么东西。那会让我觉得好受些。当然,接着你会发现回报率越来越差。我是说,这真的和嗑药和喝酒没什么区别,基本上它们是一回事儿。我也不是什么上瘾专家,但是如果有人验证说它们某种程度上是有关联的,那我也不会觉得奇怪。它们可能都对多巴胺受体产生刺激。

“点赞就是认证。我甚至不知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会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

如果你把你发的所有内容看作一件整体的作品,你觉得你会看到它们有着共同的主题吗?

会有一些相似的主题不断重复--音乐或时尚,派对或嗑药。但我所看到的是我自己的情绪地图。我猜这也算是一类主题吧。如果我连着看五条,六条或十条连续的状态,而且它们都是相似的主题的话,那我就可以推断出来我那时候是不是感觉很糟糕,或是某一天宿醉了。通常我都是在图完成的三十分钟时间里就发出去了。我通常不会酝酿很久才发。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都是我当时有一个想法,而那个想法就会是我当天现实生活里经历的反映。

我觉得也许一个想法如果不能在30分钟的时间里被做成一张梗图,那也许不是一个有意思的想法。还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给自己的账号取名叫"冒牌Yeezy鞋"?

首先我觉得这名字挺抓吸引人注意力的。就想你在社交媒体上会看到冒牌雷朋眼镜的广告一样。人们可能会以为说,"哦,冒牌Yeezy鞋,这是一个在网上卖假冒跑鞋的网页。"这和青年文化是相关的。今天的小孩们听着嘻哈音乐长大。年轻人所经历的尴尬的青春期,我自己也经历过。那种当你有想要做些什么来融入某种圈子时的身份危机,或是你甚至不知道你能融入哪个圈子的感觉。这不正是时尚追随者们的身份定义吗?他们只是想要融入些什么。

没错。而且我觉得350 Boost长得挺奇怪的,有种不可触及的感觉。事实上我挺喜欢那设计的,但即使我能免费拿到一双,我也不会穿出去的。因为如果让人觉得我排队去买球鞋我会觉得很丢脸。

再加上,你还能从它们上面赚钱。(笑)

  • 采访: Adam Wray
  • 图片鸣谢: FakeYeezyBo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