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is Sablone:不信极限
东京奥运滑板项目准选手 / 艺术家 / 建筑师 / MIT 毕业生…… 听“斜杠青年”谈她的多角度人生
- 采访: Maxwell Neely-Cohen
- 摄影: Lucka Ngo

在 2002 年的那部传奇滑板影片《Pj Ladds Wonderful Horrible Life》之中,身高 5’4”(约 162 厘米)的 Alexis Sablone 刚刚年满 16 岁,她的脸庞藏在毛线帽之下,几乎难以看清。Rosemary Clooney 的《Mambo Italiano》响起时,她正猛然从高处的长阶上跃下。
我 16 岁时,当时的校友以及未来的职业滑板选手的 Zach Lyons 给了我这部影片的录影带。他说,这部影片会改变我的人生。他说对了。这部影片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滑板青年,他们活跃在波士顿变幻莫测的天空之下,赋予了属于那十年间有关滑板的各种技巧、复杂性与力量。我们全都立即效仿,试图像他们那样去滑滑板。
Sablone 在参与影片拍摄之后,又去巴纳德学院(Barnard)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进修,她后来赢得了三枚滑板比赛 X Games 的金牌,设计了数款滑板图案与多部动画,还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展示她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将近十年前,Sablone 和我短暂地在洛杉矶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成为了朋友,我们当时会一起滑滑板、探索城市,琢磨接下来可以干点什么。
如今 33 岁的 Sablone 与 Converse 合作,在今年六月设计并推出了第一款专业滑板鞋履,此外,她还入选美国国家滑板队,即将对 2020 年的东京奥运会发起冲刺。Sablone 滑滑板时的身姿,宛若一架战斗机正以完美的弧线飞过一道狭窄的山谷。她在人行道上翩翩起舞,眼睛同时注视前方,为接下来的动作做打算。她每推进一步,就让自己又前进了一些,直到她改换姿势,忽然纵身向上跃起。她翻动滑板的技巧堪称摧枯拉朽,不仅翻动的姿势精准,就连由木板与金属构成的滑板都仿佛摆脱了地心引力。
不滑滑板的时候,Sablone 会全身心致力于自己的多项艺术项目。我每次打电话或者发消息给她时,她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往工作的路上。这一天,我来到 Sablone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新公寓 —— 也就是她为自己打造了新书架的地方 —— 和她聊了聊童年时代的绘画、滑板场地、书店与身体。

Alexis Sablone 身着: Bottega Veneta 大衣及 Undercover T 恤 顶图单品: Giorgio Armani 圆领衫、 Ksubi 工装裤及 Comme des Garçons Play 运动鞋

Alexis Sablone 身着: Bottega Veneta 大衣、 Undercover T恤、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长裤及 Balenciaga 靴子
Maxwell Neely-Cohen
Alexis Sablone
我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你做过的唯一一件比滑滑板还要久的事情就是画画。
对,我从记事起就开始画画了。
就这样?你都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
我从六岁开始便十分着迷于写实主义的绘画方式。我的那些画肯定算不上写实主义,但我尽力在往那个方向靠近 —— 那些画作看起来可不像小孩子画出来的东西。我会坐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画,每次都会连续画好几个钟头。
你当时主要就是靠这个来消磨时光吗?
对,靠画画。我当时会用好多时间来构思和创造各种从来没被发明出来的创新产物。
等一下,真的吗?都有哪些发明?
我的灵感往往来自科幻故事。我设想过一种带对讲机功能的手表,当时特别希望这种手表的尺寸能跟的嗒糖(Tic Tac)的盒子差不多大,然后电池能装在表带上。我还设计过一些降落伞之类的东西……不过那些基本只是用来从阳台上跳下去的。还有最厉害的一个,我当时会反复翻看《格雷氏解剖学》,这主要是为了让我能画出更加写实的画作,但我其实也想像弗兰肯斯坦那样,用保存下来的昆虫肢体拼出一个两英寸大小的小人。我当时还会去上缝纫课,打算在小人做好之后,为它做一个小小的衣橱。我还搜集了各种小尺寸的物件,打算等小人活过来以后,为它打造各种家具。
你有没有对于某些物品的设计或美学特质尤为着迷的记忆,长大一些以后的记忆也包括在内?
我小时候很喜欢火柴盒牌的小汽车,还有那些能在加油站买到的玩具汽车。我以前有一辆 Hess 牌玩具卡车,车灯还能亮。我当时也特别喜欢指南针。我这儿就有一个我母亲在我小时候送给我的指南针。还有小刀,尤其是那种带有迷你折叠剪刀的多功能刀。还有手表,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的那种透明塑料电话,电话内部的所有部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我很喜欢这种东西,所有能够看到内部构造的塑料玩意我都喜欢。我还喜欢对讲机的内部构造。我那时会省下钱去 Radio Shack 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除此以外,我就不知道了。我喜欢的汽车有很多,这一点其实很奇怪,因为我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沉迷于汽车。而最主要的一点是,我特别喜欢某一类电影的美学标准,比如《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以及《银翼杀手》(Blade Runner)。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银翼杀手》。但在小时候,我痴迷的东西主要是滑板,确切来说,是滑板上各种各样的图案。

Alexis Sablone 身着:Kwaidan Editions 高领衫、 Ksubi 扣领衬衫、 Ambush 工装裤及 Balenciaga 靴子
你这么一说让我意识到,我在拥有自己的滑板之前,就已经觉得滑板上的图案特别不可思议。我当时会想:“天啊!怎么那么好看!”
对,就是这样。在开始滑滑板以前,我关于设计的兴趣主要就是纯美术方面的那些内容,达芬奇式的绘画、某些玩具,还有机械化的东西。老实说,我现在穿的衣服和我在幼儿园照片里穿的衣服其实一模一样:红色圆领运动衫、牛仔裤、棒球帽。不过,我觉得滑滑板让我在美学上有了更多选择。我有各种不同的单品与配饰可供选择,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穿搭风格。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伪装。我经历了滑板领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各种不同阶段,但一切都不太搭调,因为我当时年纪仍然太小。
我认识的所有滑板青年 —— 尤其是水平很高的那些 —— 对于滑板场地都有各自的判断方式。他们会考虑如何在一个空间内穿行,考虑某个场地适合滑滑板的各种因素,每个人对于适合滑滑板的场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你是如何摸索出自己的评判标准的呢?
靠质地,还有城市。当我把这些空间降维成二维的画面,是否依然足够有趣?我是否能在这样的场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我以前在纽黑文市与哈特福特市滑滑板,还在费城爱心公园最负盛名的时期去那里滑滑板。这些都是对我的滑板风格有着显著影响的体验,但直到定期在一个城市滑滑板后,我才开始以自己的判断方式来考量场地,开始考虑这些地方的样貌与质感,对我来说,这个城市就是波士顿。我觉得这跟我在一个特别小的郊区城镇长大有关系,因为资源有限,有地方用就很好了,我因此不太会挑挑拣拣。当时可以滑滑板的地方无非超市背后的一块装卸区域,或者电影院门前的一个长凳,各种场地都是郊区随处可见的那些地方。因此,当我在城市里滑滑板时 —— 尤其是在波士顿这样一个就地形而言较小的城市 —— 我会通过拍摄的视角来考量,就像是通过镜头看待在城市中滑滑板的体验。这逐渐变成了一种创作行为。

Alexis Sablone身着: Haider Ackermann 连帽衫、 Wales Bonner 长裤及 Comme des Garçons Play 运动鞋
作为艺术家,你已经在各种介质领域进行过创作:雕塑、插图绘画、设计,还有动画。你是如何决定自己将要创作什么并且如何去创作的呢?
我既依靠直觉,也会根据那些最难以抗拒的想法来判断。这就像是跷跷板效应。如果我专注于创作某个动画项目,等到结束时,我就会完全从中解脱出来,脑子里尽想着去干点别的什么、用双手来创造点什么。我会从一件事情中走开,去做点别的什么,然后再回来做点什么。如此循环往复,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我往往会在做厌了一件事情以后,特别想去做点截然相反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动画的有趣之处在于,这是一门常常与身体形象有关的艺术,其中包含各种有关肢体动作与身体构造的考量。身为一名雕塑家,你感兴趣的许多事物都与身体有关 —— 我保证,这不是那种关于你将滑板技术融会贯通到艺术创作中去的老套问题 —— 而且,你又是一个每天会调动身体来参与滑板运动的人……
两者的过程之中绝对有相似之处。雕塑创作与体力有一定关联,尤其是在创作大型作品的时候,我感觉这跟滑滑板是有重叠的。有那么一些时候,我能够完全停止思考,这种时刻对我来说既罕见又美好,可以不多做考虑,尽管放手去做。动画与滑板的共同之处略有不同,其重叠的地方在于,当你滑滑板时,你看着一块场地,脑子里会画出动线,几乎都能感觉到整套动作会如何编排。你能够想象出自己的身体会如何穿越这块场地,并且在这片空间内做出各种预想中的技巧。我在创作动画时也一直会运用这样的思路。我先构思创意,然后将其实现。人们有时候得照着镜子,看身体到底如何运作。但对我来说,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能够通过一连串动作来想象其中各种细微的步骤,然后对其进行分解。这也是我在滑滑板时一直会做的事情。不过,也许并非人人都是如此,也许有些人可以不多加思考就去实践。但至少就我而言,我得把速度放慢到每秒数千帧,仔细分析一个技巧或一个动作之中到底有什么在发生。我喜爱动画的地方在于,不管你如何想象,当你真正回放时就会发现,动画有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有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事物,这种意外让人惊喜,不过在滑滑板时,这样的意外往往让人失望。
你会通过什么样的仪式或习惯来获得灵感?
书店。我总是会忍不住去书店。
你跟我当年熟悉了之后,会花半天时间跟朋友们滑滑板,然后抛下他们一起去逛书店。
我们会一路开车穿越洛杉矶,去往已经去过无数次的 Hennessey & Ingalls 书店。我每天至少要去一家书店。每天都是如此。
之后还有什么让你感到兴奋的项目吗?
哦,比如说奥运会?(笑)挨过明年?就现在来说,我同时在忙好几件事。我一边要满世界跑,参加奥运会资格赛 —— 这对于滑滑板的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感觉像是踏上了新的旅程,相对我以往的生活来说,这肯定是种提升。与此同时,我也正在创作一部图像小说,还在制作一部更加长的动画,我会完成包括配乐在内的各方面工作。我不会以音乐人自称,但我对于这个故事十分着迷,希望全都一手包办。另外,我还在创作一些无关身体形象的雕塑,这些雕塑是可穿戴的作品,所以还是和身体有所关联。
你有什么希望我问你的问题吗,或者,你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我们接下来去看什么电影?
Maxwell Neely-Cohen 是一位作家,生活在纽约,著有长篇小说《Echo of the Boom》。
- 采访: Maxwell Neely-Cohen
- 摄影: Lucka Ngo
- 造型: Mark Jen Hsu
- 妆发: Ayaka Nihei
- 翻译: January Yang
- 日期: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