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mito Ganryu 的混沌无性别宇宙
日本潮牌的 2019 秋冬系列「舞」动而至
- 采访: Kanako Noda
- 摄影: Monika Mogi

为了庆祝 Fumito Ganryu 女装系列入驻 SSENSE,此次采访还附有一组以加拿大蒙特利尔大芭蕾舞团(Les Grands Ballets Canadiens de Montréal)的三位芭蕾舞演员 Émily He、Julia Bergua 及 Maude Sabourin 为主角的专题照片。
“如果服饰可以不分性别,”Fumito Ganryu 说道,“那也可以不分场合。”作为日本奢侈时尚界的关键代表人物,Fumito 致力于打造一种真正的中性时尚。这种时尚并非男女皆宜,而是男女皆无。他的设计风格犀利、纯粹、正统,充满大胆又浓烈的元素。日语中,人们会用“凛”这个词来形容这样的风格。Fumito Ganryu 的服饰非常“凛”。
Fumito 设计的服饰充满都市调性与未来质感,却又不怎么赛博朋克。尽管他并没有执拗于使用有机面料,但其与自然有关的主题设计却依然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服饰饱含“凛”的特质 —— 显得冷冽,又有种超然的高贵质感 —— 却也明显带有些许色气。这样的服饰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设计理念?Fumito Ganryu 将目光投向奢华街头服饰的最前沿,宣称自己的目的是“减到零为止”,并且“达到全然的消解”。
这个八月,我时隔多年首次回到日本福冈。这里是日本第四大城市,规模位列东京、大阪与名古屋之后。福冈位于九州岛,在日本从南关东到北九州的一连串工业地带 —— 被誉为“太平洋工业带” 上, 福冈是最南端的大都市。福冈其实不像“真正的大都市”东京那样拥挤繁华,也没有大阪那样喧闹市井。这里很适合长期居住,食物向来美味,而居民则永远打扮入时。 Fumito Ganryu 就是土生土长的福冈人,我在北九州坐上了开往东京的新干线列车,前去与他见面。
当我来到他的工作室,他一开口便让我大吃一惊。他在东京生活了二十年,练就了一口标准的关东腔日语,但在谈话间,我还是能听出些许九州腔。要不是我刚刚在九州待了几个星期,可能根本听不出来。福冈口音虽然不明显,但还是在他说话的过程中依然不经意地冒了出来。
Kanako Noda
Fumito Ganryu
你将自己的设计定位成为 21 世纪所打造的概念性服饰,那么,在即将迈入本世纪第二十个年头的当下,你是如何看待 21 世纪的呢?
我觉得 21 世纪绝大部分面貌和我预想中的并没有相去太远,不过,话虽这么说,我原本期待有所发展的一些领域却并没有真正出现太大的进展,尤其是在时尚界。
你的意思是?
技术发展比想象中更慢,而且,设计意识上也缺乏进步。时尚文化与设计廓形依然在老调重弹。
街头服饰最近主宰着奢侈时尚领域。你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制作奢华街头服饰,在当时,这个市场刚刚打开了一个小口子,如今则已然发展壮大。这也是你预期中的一部分吗?
那时,把品牌定位成“创意街头服饰”来宣传似乎是明智之举。但我当时关注点已经转移了。即便是现在,我的设计放在当下整个语境中仍然被认为是小众的,但我坚信,它将来会发展壮大。我每天都会想,在这样的前沿领域推动进步与发展时,坚持不懈地努力是有多么重要。

本图单品: Fumito Ganryu 裤子
“创意街头服饰”之后会出现什么呢?
与其直接说出一个名称 —— 就像人们如今随随便便消费各种事物的意义那样 —— 我宁愿通过自己推出的设计作品来传达这些理念。
青春期是一个人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年纪,你是在九州长大的,那里对你有着怎样的影响?
我在福冈长大,那是个神奇的地方,城市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非常健康的平衡,而且也是日本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你肯定一直去天神地区闲逛。
我确实常常去天神地区。那里以前特别热闹,十分具有先锋气质,当然,你也可以用破破烂烂来形容,总之,每个人都有一股无所顾忌的劲头。(笑)我的反叛气质就来自那里。现在,曾经在我少年时代产生巨大影响的这种离经叛道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都不多见了,这让我感觉有点落寞,不过,我也已经接受这种现实,毕竟现在时代不同了。而且,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社会和秩序有所改善肯定是好事。我不知道我表达得是否准确,我只是担心,过于学院派的事物缺乏一种性感特质,也因此算不上很酷或者很时尚。

Julia 身着: Fumito Ganryu 裤子及 Fumito Ganryu 围巾

Julia 身着: Fumito Ganryu 裤子及 Fumito Ganryu 围巾
你说的“过于学院派”,是指那些从理论派生出来的时尚吗?
比如有些设计过于讲究,反而限制住了自身的发展。但是在我看来,那些真正时尚的品牌都带着点离经叛道的感觉,勾人的特质之中潜藏着些许叛逆意味。如果大家都讲究并安于现状,每个人都会变得既温和友善又彬彬有礼,不再具有任何叛逆精神。我认为,我的下一个任务就是要保护那种离经叛道的气质。
流行趋势中,除了有街头服饰当道,还有一股可持续时尚的潮流。你最近推出的时装系列主题是“风景”,结合过去推出的那些服饰主题来看,你似乎对如何与自然共处也很感兴趣,尽管这些服饰并不一定会用到升级再造或者具有可持续性的面料。你是如何看待可持续性的?
我在思考时,会把整个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把自然环境区分开来对待。我一直会想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些思考会在我今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你会不会参与户外活动?
跟那些专门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相比,我只是个新手,但我很喜欢接触大自然。
「我不知道我表达得是否准确,我只是担心,过于学院派的事物缺乏一种性感特质……」
Fumito Ganryu 旗下服饰的预设穿着环境是不是大自然呢?
对,是的。就像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一样,我们的整套服装既适合城市,也适合自然环境。好比 SUV(运动型多功能汽车),既时尚,又能在野外自由穿行。服装适合的穿着环境也有可能因为服饰系列的主题而有所不同。能让人在多种场合与环境中穿着的服饰比较符合我的设计理念。
这种做法不是强行与自然建立对话,而是去学会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
因为城市与自然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地球上。
顺应季节变化、与自然和平共处,这些一直都是日本生活方式与生存之道的一部分。我感觉,这正是 Fumito Ganryu 与其他品牌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这确实是日本特有的理念。尤其是将可持续发展与精神层面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日式的思维方式。比如“凛”这个词,就带有一种冷冽的特质,具有超然的高贵质感。还有“纳凉”这个词语,形容的是仲夏时节感受到的一丝凉意 —— 这种凉意当然靠吹空调就能轻松获得,但在日本,就连风铃在微风吹拂下发出响声,都能让人联想到这种凉意。我们今年春夏季的时装秀选用的场地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空调的空间,在时装秀开始前,我们播放了预先录好的风铃声。我认为,传达这种日式感官体验也是我的职责之一。

Julia 身着: Fumito Ganryu 大衣
你是否觉得自己在时尚设计的过程中,能将这种日式感官体验传达给外部世界?
我有时候这么觉得,有时候则不。
你推出作品后收到的反馈是否会与预期的不太一样?
当下的人们很喜欢在外观上竞相模仿 —— 尤其是在纯粹的外在层面 —— 我作品的外在部分因此受到的关注也相对较多,尽管我的用意是要表达更深层次、更内在的某些内容。我想,这样的轻率也算时尚的一部分吧。但作为创作者,我希望人们能够用心去体会我的作品,去感受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为此也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寻找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所以,我现在的做法就是让作品“既平易近人,又触动人心”。
日本与西方之间有着哪些具体差异?
差异数不胜数。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去海外出差,到过许多国家,我感觉自己真的很难从城市中找到任何新意。都市化越严重,城市就越显得千篇一律。不过,我也会尽可能地去往郊外,因为每个国家独有的特质往往能在那里体现出来。不同的国家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树林、天空和云朵。郊外的房屋也格外与众不同。我觉得,未来的奢侈感就在于能够体会到这样的差异。
所以,你这次推出的服饰系列的主题名称就是“风景”。
对,就是如此。
你在接受《时尚先生》(Esquire)的采访时,谈到了无性别服饰与“全性别”服饰的差异。这样的想法源自哪里?
差不多十年以前,我在当时工作的公司里创建了一个全性别的品牌,那个年代的市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同类品牌,而现在,这样的服饰随处可见。然而,现在流行的这种“男女皆宜”的概念,并非我当初理解的“全性别”。
所以你开始使用“无性别”这一概念。
我当时想做的,与其说是要含蓄地表达性别上的差异,不如说是想从根本上消解服饰中的这种差异。于是,我抛弃了“全性别”这样的标签,转而采用“无性别”的概念,试图以此来挑战我对“全性别”的原有看法。我一开始接受的培训,目标是要成为一名女装制版师,在学生时代,我设计的也是女装。但现在,作为一名男装设计师,我在两种性别的服饰设计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当下对“无性别”服饰的定义是将男装与女装设计中的优点结合到一起,不过,这是因为我既有设计男装的经验,也有设计女装的经验,我坚信自己能够将两种服饰各自的基本品质进行中和。这样的设计方式与目前的“全性别”设计趋势正好相反。

Émily 身着: Fumito Ganryu 大衣
他们是在做加法,而你是在做减法。
嗯。我是想要探索,如何来表达“无”的概念。我在品牌的审美上,非常注重形式上的中立表达。中性化的服饰也更容易与各种场合相搭配。
这一点在整个系列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服饰具有的巨大廓形,这一元素参考的似乎是跑酷运动。
对,是的。短直裆,同时又很优雅。我是通过滑板文化进入时尚领域的,当时,滑板爱好者会穿那种裤管特别肥大的裤子。也许我可能只是特别喜欢阔腿裤。(笑)而且,我觉得这种带有起伏感的面料呈现出的视觉效果相当前卫。这样的廓形之所以具有中性气质,是因为不管穿着的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几乎不会产生变化。
你在制作服饰时,会经历什么样的创作过程?
我喜欢探索各种文字及其代表的意象。把各种毫不相关的词汇组合到一起,这同样能激发我的灵感。

Maude 和 Émily 身着 Fumito Ganryu 衬衫
通过词汇来获得设计服饰的灵感吗?
是的。除此之外,我还会造访布商与制衣厂,完全沉浸其中。我去这些地方时会一边到处看,一边汲取灵感。我会提问:“这样的设计做得出来吗?”而得到的答案又能给我的创作带来启发。不过,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与品牌的调性保持一致。
对于什么样的东西符合“Fumito Ganryu”的品牌调性,你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吗?
最根本的还是要考虑设计是否真正中性化。就算是概念化服饰,是不是也能作为日常的服装来穿着呢?我所说的“概念性”,指的是用一种理智的态度来对待高级时装。而就品牌的实际输出而言,为了成为高级时装而制作出来的高级时装,在审美层面是一种失败。与此同时,毫无挑战性的设计,或者是为了酷而酷的作品,这些大有人在做,用不着我再去参与其中。能给人提供一种非常有力的解决方案,而且在视觉上保持一种洁净感,这些对于我的品牌来说都极其重要。
你说的“洁净”,指的是更加简约的廓形吗?
不完全是。我说的更像是一种整洁的印象,因为我不认为视觉上的繁复感有多吸引人,即便我的作品中偶尔也会出现视觉上给人带来纷乱感觉的元素。
蒙特利尔大芭蕾舞团(Les Grands Ballets Canadiens de Montréal),芭蕾舞演员 Émily He、Julia Bergua 及 Maude Sabourin对本文亦有贡献。
Kanako Noda 是 SSENSE 首席日语编辑,她同时也是作家、译者与视觉艺术家。
- 采访: Kanako Noda
- 摄影: Monika Mogi
- 舞者: Émily He、Julia Bergua 及 Maude Sabourin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芭蕾舞团 Les Grands Ballets Canadiens de Montréal)
- 造型: Samuel Fournier / Teamm Management
- 妆发: Carole Methot
- 制作: Jordan R. Bruneau
- 英文翻译: Vincent Malik
- 中文翻译: January Yang
- 摄影助理: Raymond Adriano
- 造型助理: Keegan Lathe-Leblanc
- 妆发助理: Juliette Morgane
- 制作助理: Yza Nouiga
- 日期: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