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场马戏团: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从 Bode、Y/Project 和 Schiaparelli 解读时尚与马戏的亲密关系
- 文字: Maxwell Neely-Cohen

时尚界热衷于马戏团,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回归这一主题。你会发现,自时尚杂志诞生开始,每过十年时尚界就会卷起一股对忧伤的小丑、杂技演员和马戏团长们歌功颂德的热潮。
不难想象为什么时尚设计师们会对马戏团演员、马戏团长、骗术师,和天赋秉异的怪人们倍感亲切。手忙脚乱、万众瞩目、孤注一掷、反复地练习,精准的表演—— T台就像是时髦版的马戏团滑稽表演。当然,它们的共同点还包括精英阶层的接纳度与其对大众消费者的吸引力之间的张力。马戏团是热闹而喧嚣的。马戏之王 P. T. 巴纳姆(P.T. Barnum) 或许从未说过“每分钟都有一个傻瓜诞生”(据说他真没说过这话),但即便如此,这句话本身却并不假。
比如 Daniel Roseberry 担任 Schiaparelli 创意总监后首次推出的 2019 秋季高级定制系列中,就包括了非常适合马戏团主持人穿着的制服。长款剪裁,交叠明艳的色调与布料,非常适合于有观众围坐在四周的舞台场景。 Y/Project 在卢浮堂(Oratoire du Louvre)的秀场上,有一条如合拢的马戏团帐篷一般的彩色竖条纹长裙,即使在数里之外也绚丽夺目。来自比利时的天才和品牌创意总监 Glenn Martens 极其善于趣味和搞怪的剪裁:紧身打底裤和透明的贴身剪裁设计,不禁让人想起嘉年华里的某个角色。他的作品趣味十足,惹人注目,既严肃又诙谐。

Bode 2020 春夏系列
Dior 2019 春季高定系列还真就是在马戏团帐蓬里举行的。杂技演员们在T台两侧进行着现场表演,他们用身体搭建出形状变换的高塔,模特们则从下方或周围穿行而过。Cara Delevingne 参加今年以“坎普”为主题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MET Gala)时从头到脚所穿的那身条纹套装就来自于这个系列。与此同时,男装品牌 Bode 的 2020 春夏系列则围绕设计师 Emily Bode 的家族故事展开,这个家族曾为巴纳姆及贝利马戏团(Barnum & Bailey) 和玲玲马戏团(Ringling Brothers)制造马车(设计师为此还专门前往了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Sarasota)的玲玲马戏团博物馆进行调研)。这些服装的面料厚实,仿佛是专为工匠和木匠们设计的一般,非常适合进行长期巡演时穿着。身穿金黄、褐红和绿色的服饰的模特们行走地异常缓慢(毕竟,马戏团的概念本身就很奇异怪怖),让人很容易联想起他们走钢丝或是踩着独轮车的画面。仿佛随时就会开始杂技表演一般。条纹长裤、超短裤、芭蕾练功鞋——这些仿佛是表演空中飞人的装扮,或是随时准备发射的人体炮弹演员造型。
小丑、杂技演员、驯兽师、歌舞表演演员,这些角色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集市、嘉年华、杂耍、芭蕾、歌剧——马戏团将这些形式揉杂了在一起,正如当时混杂的现代世界。
现代马戏团之父 Philip Astley 曾是 18 世纪的一名英国骑兵军官,他的马术骑行能力正是在“七年战争”中磨炼出来的。回国后,他开始组织杂技马术表演。最优秀的杂技马术骑师使用的都是圆形表演场地,又称“环形场地”,这样骑师们就可以利用离心力让自己牢牢地贴附在马背上。
追求推陈出新的 Astley 还会雇佣小丑们在杂技骑行表演的换场间隙来娱乐观众。发现这招颇有成效后,他又继续推出新花样:增加了位于场地边缘处的飞跃和旋转表演;增加了在整场演出中都一直让球保持不落地的杂耍演员;在高空中保持平衡的走钢丝的人;还有能后腿直立跳舞的小狗。Astley 为王公贵族、宫廷聚会、节庆活动、富人和穷人都表演过。他的马戏也在奥斯汀、狄更斯和乔伊斯等人的文学作品中被提及。随着 Astley 的大获成功,他也出现了许多竞争者。而这些竞争者们则把马戏带到了世界各地。

Y/Project 2020 春夏系列
美国人为马戏增加了大帐篷和异域动物的元素。“空中飞人”的表演则来自法国,起源于一位名叫 Jules Léotard 的年轻人,他在父亲家泳池上方玩耍悬空吊杆,这是这项表演的雏形。Léotard 在 1859 年加入了拿破仑马戏团(Cirque Napoleon)。他当年发明的空中飞人表演紧身服(leotard)至今仍以他的名字命名。
罗马、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中国 —— 马戏团的历史仿佛一个强大而残暴帝国的帝国史。和时尚一样,马戏主要是一门视觉艺术,一个不受语言限制的交流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马戏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从 19 世纪开始在全球范围巡演的马戏表演方式,今天的表演者们依然沿用。
从马戏团中汲取灵感,让设计师可以跳出常规的历史年代审美而尽情驰骋创意,但又不至于囿于其中。马戏团保留了那些古早的服饰风格,它们不然只能出现在博物馆名画背景里。小丑和杂技演员的着装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即兴喜剧,甚至更早的中世纪剧团和逗乐小丑。
尽管时尚常常在历史中寻找灵感,但设计师,尤其是男装设计师试图追溯几百年以前的服饰历史的做法却并不常见。然而在马戏团的服装系列中,亮红色的燕尾服、文艺复兴时期的紧身裤、大礼帽 —— 这些单品全都显得恰如其分。马戏团是少有的最后几个能让前工业时代的服饰和造型,在一个支持它的语境里继续保持生机的地方。而且不像歌剧和芭蕾,马戏表演自古以来就是为大众准备的。人人都能入场,来者不拒。

Bode 2020 春夏系列
Vasilis Loizides 的 2019 春夏系列带来了适合最夸张的马戏团演员穿着的道具服,仿佛来自于幻想世界或是未来的马戏团。但归根到底,它们却是回溯过去的服饰,残存着太过久远而宛如异世的风格。他的 2019 秋冬系列则带来了更多狮子、老虎、斑马和马等鲜明的马戏团主题印花。有一件上衣由两个从胸前突出的大象头组成;还有一条配套的裤子,大象头从小腿前侧伸出。
“现代”的马戏团已经不复存在了。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马戏团对待动物的方式理所当然地导致了它的没落。但夸张的表演、为了谋利和生存而不惜训练与驯服一切的遗风,却能像宣言般在服饰中得以传承。仿佛在请求观者的注目,希望呈现真材实料的表演,打动观众,行走在世间。
Maxwell Neely-Cohen 是一位职业撰稿人、现居纽约,著有小说《Echo of the Boom》。
- 文字: Maxwell Neely-Cohen
- 翻译: OpenArt Studio
- 日期: 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