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Comme des Garçons 巴黎分店
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之细胞层次
- 文字: Olivia Whittick

我和姐姐已经将近一年没见面了,最近我们两人计划相约在巴黎待几天,并准备去福宝大街(Rue Faubourg)上探访 Commes des Garçons(https://www.ssense.com/en-us/women/designers/comme-des-garcons) 门店。尽管我们相差十岁,而且对很多话题也有着不同观点,但关于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却总能达成一致。


金色的招牌将“COMME des GARÇONS”与周边其他店面的入口低调地区分开来。进去首先迎来的是一个树荫遮蔽的庭院,兼为咖啡馆,人们正在这安静的午后享用着咖啡与汽泡水。再向前走,第一个庭院后面紧接着的是另一个庭院,Comme 主建筑体也映入眼帘。左边是衍生品商店的入口,再往前走一点是个“贸易博物馆”(Trading Museum);博物馆的右边则是常规的店面,里面各种 CDG 系列的设计应有尽有。从一开始走进庭院起就好像走入了一片 Comme 的营地,三个互相独立的店铺彼此环抱,但又各自有着明晰的特色。
主店铺内部前厅的墙面铺满了红色塑料,下沉式的天花板及肉色的基调,给人一种进入复古未来主义风格的母体子宫的感觉。川久保玲就像是她于 1969 年所推出的产品线的母体,她也在主店铺里集合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 在这里,既可以领略淳弥(Junya)和二宫启(Kei Ninomiya)的设计,也可以看到 Comme 所有后生晚辈的作品。女人自出生那刻起就携带了她此生将孕育的所有卵细胞。这意味着当你的祖母怀上你母亲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也已经存在了。这种难以置信的生物现象也在 Comme des Garçons 中得以体现 —— 在这个品牌诞生之际,川久保玲之后所将孕育的一切都已经在等待着诞生的那一天。我想她也许会讨厌这个类比。

是索朗索瓦兹·哈迪(Francoise Hardy)一首歌的歌词让川久保玲获得了给自己品牌命名的灵感。在这首歌中,歌者哀叹着自己在出双入对的人潮中孑然一身的孤寂。几十年来都有伴侣陪伴的川久保玲曾非常公开地表达过对“依附”的厌恶态度,并宣称她的衣服是为那些不在乎自己丈夫想法的女性设计的。我猜她这种厌恶源于对默守陈规所导致想象力贫乏的不满。成双配对,为取悦他人而打扮,为性别和年龄角色而着装 —— 所有这些规范和条条框框都让她感到枯燥无趣。对她来说,纯粹只是作为一具躯体存在是很乏味的,一成不变的状态亦让她感到索然无趣。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给她带来的痛苦,而她的设计则是对这种痛苦的回应。
在庭院对面的贸易博物馆里,Comme 展现了最心仪的设计师,并销售他们的产品。像美术馆那样鼓励观众们去欣赏(而不是强行推销)。前台处摆放了精心挑选的出版物,及 [Kanghyuk](https://www.ssense.com/en-ca/women/designers/kanghyuk)的装置作品 —— 扭成玫瑰形状的安全气囊被收集在了一个老式玻璃展示柜里(想必跟他们从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借来在东京店里展示的是同一款)。此外,另一个玻璃陈列柜里展示着由纽约SoHo区的出版发行商IDEA出版的书籍、《Kanye, Juergen & Kim》的摄影书、布里安娜·卡波齐(Brianna Capozzi)的《Well Behaved Women》、[Gucci](https://www.ssense.com/en-ca/men/designers/gucci)与艺术家 Peter Schlesinger 合作的艺术书《Disturbia》、向导演达里奥·阿金图(Dario Argento)的电影致敬的精装版 2018 早秋搭配手册(放过达里奥吧,时尚人士!),以及若干关于建筑、艺术与设计的书籍。


这里也汇聚了一系列新兴的品牌 —— Molly Goddard、[Craig Green](https://www.ssense.com/en-ca/men/designers/craig-green)、 Kanghyuk、Gosha Rubchinskiy,还有洛杉矶品牌 Waggy Tee —— 这是一个将回收的旧T恤漂白并重新绘制上积极乐观的文字信息的产品系列,跋山涉水来到这里,被出人意料地展示于位于店内后部的架子上。利用自己的零售空间来推广其他品牌的产品,这几乎是大多数其他品牌都不太愿意做的;因为这很无私,而商业和无私很少会有交集。店铺的名字 ——“贸易博物馆”—— 暗示了一种并非完全商业化的概念。其实这一概念对 Comme des Garçons 来说并不陌生,大约在 15 年前,他们就已经开设了网罗众多品牌的百货商店 —— 丹佛街集市(Dover Street Market)。这是一种为树立口碑的投资和商业决策,肯定了品牌几十年来所一直保持的对艺术与设计真诚的奉献与欣赏。川久保玲想要创造出最好的、最具创造性的作品,想为那些做着同样事情的人喝彩,即便是那些他人眼中会被视为竞争对手的人。

我在这几个店面间来回闲逛了一阵,然后试穿了一下我已经觊觎了整个季度的故障像素印花T恤:它很沉,很厚实,有些时空错乱感。现在的东西都不会做成这样了。这就像在二手商店淘宝 —— 那种拎起一件东西,当你发现它是手工做的,于是仔细观察它从里到外不规则的线脚时,那种私密而让人动情的时刻。这种设计让人感觉很人性,不完美中带着柔情。对我了解更深的人会知道让我做出这样的评价有多罕见:它让人感觉是物有所值的,因为原创性,也因为这几乎已经不仅仅是服饰了 —— 而是艺术品,所以是无价的。尽管所有的奢侈品牌都希望你相信他们的服饰自带着值得高价的光环,Comme des Garçons 却是为数不多能让人信服这一点的品牌。


这些衣服仿佛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先辈流传下来的旧衣服。这种感觉深植于品牌的“邋遢哥特”美学(体现在磨损的边缘、未缝合的缝边、不规则的破洞),同时也和衣服的重量,以及一种难以言说的、与生俱来的“挚爱”感有关。有几件设计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把玩具粘在一起并串在链条上做成的项链;还有其他一些让我想到了时间的流逝:黑色肃穆西装好像葬礼上的着装;开襟羊毛衫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和她那让人痒痒的巴尔莫勒尔针织衫。这些设计涵盖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甚至通过不规则的、凸起块状的、血红的、血凝块黑的、面颊粉的、骨白的——形似器官的服饰来转喻人体。
当我审视川久保玲的作品时,身体这个概念冒了出来——它们如何奇异地自我构成,又如何以家庭和社群的方式集合为文化。就像她所建立的跨越年龄、跨越领域的创意大家庭:从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到弗兰克·奥申(Frank Ocean);也正如她收获的一众来自天南海北却超级志同道合的粉丝社群一样。川久保玲的设计刷新了人们对人体形态和人类情感的可能性、及其组合方式多变性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我和姐姐都喜欢她作品的原因,虽然我们拥有着完全不同体型,各自的不安全感也来自不同源头 —— 这是一种转变的能力,通过形状打开一种和自己相处的全新模式,通过重置外在轮廓来让身体获得瞬间的超然存在。


当我走出店铺的时候,姐姐已经在外面等了。我注意到了两个人形模特,整整齐齐地穿着一样的粉色开衫、长长的白裙子和颜色鲜艳的运动鞋。这画面看上去很甜美,但却也似乎接近变态,像是那种会在恐怖片里出现的双胞胎一样。这正展现了 Comme des Garçons 所推崇的那种不平衡感:永远探索着世俗的规范搭配,进而扰乱它,犹如杀人狂魔一般解构着身体的陈规。
Olivia Whittick 是 SSENSE 的编辑,也是《Editorial Magazine》的责任编辑。
- 文字: Olivia Whitt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