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Prada 东京青山店

鲜活感受!
拥有有机生命体特质的精品店

  • 文字: Romany Williams

我感到自己每分每秒都在被注视着:在由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Herzog & de Meuron)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 Prada 青山旗舰店的一楼,我是唯一的客人。脚下熟悉的 Prada 黑白格地毯、盖着经典的 Prada 绿丝绒的 S 形沙发让我着迷;音响里播放着 Portishead 的歌曲《Strangers》。这里禁止摄影。但我不得不违反这项规定。我知道如果我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就必须祥装镇定并显得自信爆棚。

Prada 青山店作为东京最著名也最神秘的奢侈品旗舰店之一,是我这次调查和体验的目标地点。2000 年,作为 Prada “中心店”(Epicenter Store) 项目的一部分,青山旗舰店被第一次设计成型,之后于 2003 年竣工建成。这栋六层楼高的独栋建筑坐落于东京青山区一块被建筑庭院环绕的空地的一角。一个 45 度高温的周五下午,我从涉谷出发,穿越过表参道上迷宫一般的众多奢侈精品店,终于来到了这里。

十五年前,这栋刚刚完工的建筑确实非常前卫;而如今,它依然保留着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的遗迹般模样。在千禧世纪之初,我们带着一种幽默感与科技互动,除了那些相信 2000 年是世界末日的人之外,我们似乎都没能觉察到科技潜在的凶兆。我当时会因为能把手机铃声设置成 50 Cent 的歌,或是买到了一部 Baby Phat 联名款的摩托罗拉而感到兴奋。科技作为一种美学是令人激动的。户外服装的设计师们忙着构思能把随身听装进滑雪服口袋里的设计。从拓麻歌子(Tamagotchi)的电子宠物到 JVC 的录音机,我以为这一切都只是玩乐和游戏。Prada 青山店正代表了这种人与科技的特定关系。我是有些怀旧了,但在 2018 年,这家店以最美丽的方式“要求”你怀旧。我怀念那些年的 Prada 设计,并想起了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的名言:“少而精。”由此,我确信 Prada 青山店以及这一切的幕后策划人谬西娅·普拉达 (Miuccia Prada) 之重要性足以被永远地载入时尚史册。

这家店开张的同年,2003 年 Prada 春季系列的成衣秀场上,模特们头上戴着护目镜,展示着色彩柔和的泳衣和橡胶衣系列。我在想谬西娅是否将这系列中有关于水的灵感转移到这家店最为独特的 —— 被称为“呼吸管”的设计上了。我最初是在二楼看到这些管子的,放置着女鞋的白色展示架被安置在房间各处,长条精子形状的“呼吸管” 从天花板上垂挂下来,每根上面都配有一个小屏幕。它们曾经是可以互动的触屏电脑 —— 你可以把它们当作为 Prada 定制的 iPad,现在则被用来播放最新设计系列的幻灯片。不知为何,这些通气管屏幕上的画面会无故停下再重新播放,很可能是由于老旧而产生的故障,但我说服自己认为它们是靠感应开关触发的。其中一个屏幕的旁边是一个 Prada 高跟鞋定制站,上面放着一本文件夹,里面展示着用来刻在每只鞋鞋底的金色字母花押字。我想象着用这些屏幕来设计我梦想中的 Prada 高跟鞋,心跳立刻加速了。置身这样的空间之中,我发现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徘徊是件无比容易的事。

这栋楼有着很多有机生命体的特征,像是从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的画中走出的超现实生物 —— 来到“试衣管道”的时候,我确信了这一印象是真的。试衣管道是一个设有众多试衣间的狭窄夹层,位于二楼和三楼之间。第一眼看去,它并没有任何拟人化的特征 —— 但后来我发现这个结论下得太早了。当我走到管道的尽头,一探在一张白色皮革长椅上方悬挂着的又一个呼吸管装置时,发现这根管子有些不一样:它的屏幕被一个音箱取代了,并被取名为“阳光浴”。我坐在长椅上俯身凑近,听到除了平静的背景音乐外,一男一女的声音正在窃窃私语地说着毫无意义的寓言。我感觉自己好像正处在这家店的中枢神经系统处。然而不管我听得多仔细,都无法理解他们在讲的故事,就仿佛我在试图解密一个梦境一样。几分钟后,他们的声音让我进入了某种 ASMR 颅内高潮般的催眠状态。我完全可以在这里待上一整天,但却意识到还有整整三层楼在等着我体验呢。

来到三楼的那一刻,我迎来了我的顿悟时刻。我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区域X —— 那是杰夫·范德米尔 (Jeff Vandermeer) 的畅销小说《遗落的南境》(The Southern Reach)三部曲中迷幻而邪恶的森林。这整个楼层就是书中那座生机勃勃的神秘迷宫,而我则是被无尽的好奇心所驱使前进的科学家。暴露在外的定制消防逃生通道和急救箱更加速了我脑中的剧情发展。结账的柜台是白色的长方形,每侧有三根细柱使之从天花板上悬挂下来,像是洞穴中的钟乳石。构成整栋楼外部的窗子由成百上千个或凹、或凸、或平的玻璃板组成,并由白色的格子连接在一起,彷佛 DNA 双螺旋结构。一些窗格用的是透明玻璃,另一些用了扭曲的玻璃,甚至还有些用的是镜子。“这些不同的几何设计制造出多面的反射,让在楼内和楼外的观看者都能看到时刻在变换的图像,通过几乎电影镜头感的视角看到 Prada 的产品、整座城市,和他们自己。”——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网站上如是解释这一外部设计。这无穷无尽的格子让人眼花缭乱,我甚至无法分辨我透过玻璃看到的物体究竟是否已经被扭曲。这是对于虚幻现实效应 (illusory truth effect) 的一种实体化表达。尽管这让我感到有点头晕目眩,但我还是很欣赏这种超级现代的设计。当今的世界中,我们所见的事物比任何时候都更经过人为的加工和制造,因此,这样一种让我们对事物保持质疑的提醒真是再巧妙不过了。

尽管失去了方向感,我的心情却依旧愉悦;不知不觉地,我继续向四楼的打折区走去。当我踏上骨白色的长绒毛地毯时,发现走过之处留下了一串记录我足迹的脚印;同时,我也可以追踪在我之前的购物者留下的痕迹。这是一种奢侈的、彷佛被精心保养过的触觉享受。当我抬头把视线转向上方时,发现这里的衣架都被看起来像是马鬃的毛发覆盖着,更加让我想起了达利的幻觉世界。此时,窗外的黄昏提示着夜晚临近,我却刚刚想起,地下室怎么能错过。

我一路顺着楼梯下行,来到男装部的大本营。这是唯一一个装有实木地板的楼层。一面墙上,投影片展示着一个淹没在水中却在不停弹跳着的格纹球体,带着《黑客帝国》中的矩阵绿色。整个投影看起来就像是古老的微软电脑桌面屏保。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幅牌匾,上面详细记录着 Prada 2018 秋冬系列尼龙主题大秀中的四个特殊合作项目。我之前读到过 Rem Koolhaas(Prada 品牌经常合作的建筑师)设计的“前置背包”,现在终于亲眼一睹了它的真容。这个设计的构想是反向的背包:背在胸前以便以最容易的方式拿取包内的东西。仔细端详着它,我却实在忍不住觉得这款设计显得有一些荒谬,而且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然而当它置于 Prada 青山店独特的环境之中,却显得格外和谐。

最终我是从一个管道中离开 Prada 青山店的 —— 这不失为切合了这家店实验性本质的一个聪明句点。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了一个完全不惧怕古怪的空间,而 Prada 对其表示尊重的方式则是在它建成的十五年以来,以及未来的更多年里,都不进行任何改动和装修。当其他品牌严重依赖我们对反讽的嗜好而对此大做文章时,Prada 并没有受到这一通常都很肤浅的伎俩的影响。九十年代末与二十世纪初的美学已经达到了其流行程度的顶峰,但 Prada 青山店让我觉得,谬西娅知道她自己在这种美学的发展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并对被认为“过时”毫无一丝不安。在这里,Prada 编织出了一种过时科技与当代购物者的融合关系。体验这个空间就仿佛是在经历一次愉快的旅程,一个属于个人的头脑乐园。我穿过这条被银色铝箔覆盖的管道,重新融入了繁忙的街道。在离开前,我转身回看了一眼这栋建筑,脑中回响起了 Portishead 的歌词:“你是否意识到,没有人能看到你的视角。你是否意识到,这就是为何这番景色是属于你的。”

Romany Williams 是 SSENSE 的造型师兼编辑。

  • 文字: Romany Willi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