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般的讲述:
KENZO 创意总监 Carol Lim 与 Humberto Leon

通过电影延续高田贤三先生的精神

  • 采访: Arthur Bray
  • 摄影: Arthur Bray、Carol Tam

从更衣室遮帘缝隙探出头的那些棱角分明的面孔被摄影师们争先恐后地抓拍着;演员们被带到别处准备发型与妆容;舞蹈指导提醒着大家:“距离上台还有 10 分钟”…… 你也许会以为身处巴黎时装周某场男装秀的后台,而实际上,这是纽约曼哈顿的茱莉亚学院一场表演的幕后准备。对KENZO的创意总监 Humberto Leon 和 Carol Lim 而言,这其实是一回事:一种艺术形式与另一种相辅相成,并帮助他们实现理想中的叙事。Humberto 曾在《纽约客》的访谈中说道:“我们从不拍摄寻常的广告宣传。我们先拍电影,再拍电影海报,然后广告就是海报,上面就是我们的服装。”

这对好友于 2002 年创立了多品牌买手店 Opening Ceremony。曾经身为购物狂的两人从始至终都游走在艺术家、音乐人与滑板玩家之间 —— 而这些人也正是经常会造访他们的买手店的人群。作为 KENZO 的联合创意总监和 Opening Ceremony 的创始人,他们的灵感不但体现在与艺术界前辈的合作:如美国导演 Spike Jonze、歌手 Solange Knowles;而且通过联手先锋创作后辈而完美呈现:如电影制片人 Akinola Davies Jr.、电子音乐人 Lafawndah。这些导演和音乐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来讲述各自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合作让 KENZO 不只是一个时尚品牌,而更像是一个可以在多种艺术形式之间游刃有余的创作者。最近一次,KENZO 的新作是在巴黎时装周期间的一场戏剧表演与时装秀的碰撞。

用 28 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并实时播放的 KENZO 2018 秋冬秀是一部自传体电影,让观众们一睹作为主角的设计师们过往的生活。影片讲述着既个人有私密的故事,令人不禁联想到《花样年华》、《重庆森林》之类的经典小众电影。在这次访谈中,Carol 和 Humberto 与我们分享了巴黎时装周的幕后照片、谈起了电影在他们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是如何延续并演绎创始人高田贤三(Kenzo Takada)的最初愿景。

Arthur Bray

Carol Lim & Humberto Leon

这场秀中的自传体层面让人感觉很个人化。

Carol:这一季我们走了非常形而上的艺术方向;在未来的六个月中,我们甚至会越来越形而上。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喜欢自嘲,并不想把整件事搞得太过严肃。

说到实地操作,整个演出是如何进行的?

Humberto:虽然有 28 台摄像机同时拍摄,但是文字是经过精心编辑的,所以仅有一少部分镜头得以呈现到屏幕上。比如,晚餐的那场戏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同一时刻在不同的地点拍摄。而电影的观看者看到时,这个场景已经被完好地缝合在一起了,实际上客厅和餐厅分别位于不同的地点。

之前彩排了很长时间吗?

Carol: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多。

Humberto:大概有三天?

你们究竟是怎么把一场走秀变成一部电影的?

Carol:对于那些没能赶上我们 2018 秋冬时装秀的观众,我们在走秀结束后马上就发布了这部电影。看到这场精心策划的走秀在现场表演结束后随即以电影的形式再次出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科技让一切都变得如此实时,我们得跟上节奏!这部电影让在场的观众仿佛经历了一次时光倒流。

你们如何定义时尚电影?

Carol:以前,时尚电影可能只是打造丰富的、震撼的视觉效果,但叙事的成分很少。但是在我们看来,真的不想像那样浪费机会;我们在重新思考这其中的意义所在,请来导演亲自写剧本,并协助挑选演员。我们希望能以最真实的方式来呈现。

Humberto:我们也想在时装秀之后的派对上做电影的首映,就像上次的《YO! MY SAINT》一样!这部微电影由 Ana Lily Armirpour 导演、由 Yeah Yeah Yeahs 乐队灵魂人物 Karen O 操刀音乐创作。嘉宾阵容也让人应接不暇,包括加拿大台籍音乐人张洪泰(Alex Zhang Hungtai)、英国演员杰西卡·亨维克(Jessica Henwick)和日本模特水原希子(Kiko Mizuhara)。对我们来说,时尚、电影、艺术和派对都是相辅相成的。

你们对品牌的宣传似乎总是离不开电影和戏剧的体验。用如此复杂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为什么如此重要?

Humberto:从一开始,我们就追求将文化融入品牌当中。我们一直活跃于不同的圈子,也很乐意把我们的朋友们带到时尚圈中。Carol 和我总是时不时地涉及到电影和音乐领域,无论是与 Solange 合作的项目,还是和 Spike Jonze 共同合作的电影。各个文化领域的跨界合作是一种我们表达自己想法的很真实的方式。从六年前加入 KENZO 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拍摄时尚电影了;我们也开心地看到这些影视作品通过时尚领域之外的不同渠道发展并被分享。

每一季你们都会引入新的导演、造型师和舞者。为什么 KENZO 如此重视超越时尚品牌的本身,力求成为一个强调创造力的平台?

Humberto:我们两个人都是天生就充满好奇心的人!我们热爱文化的各种形式,也希望把这些不同的领域运用到我们的作品当中。

有哪些反复出现的设计元素是在向高田贤三先生的美学致敬?

Humberto:我们乐于在设计中重温品牌档案中的图案、花卉和丛林主题;也喜欢在设计上对品牌一如既往的刺绣元素加以演绎。《重庆森林》、《花样年华》这样的影片是我们的灵感来源;对于像是呢子大衣这样的外衣,以及从电影中提取的其他单品做出重新设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刺绣老虎自 80 年代以来就一直是 KENZO 的标志性图案。近几年,刺绣也成了一种劲势十足的流行趋势,从秀场到街头服饰设计中都能看到。这个元素在 KENZO 的设计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

Humberto:当然,时尚界的流行风潮总是来了又去;说起 KENZO 品牌的设计史,可以说关于刺绣的美学是属于我们的。这一技巧,加上对老虎图案的运用,是品牌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不会因为其他人都在引用它而弃之不用。

KENZO 品牌中存在着不同的、混合的设计传承,这种美学是如何在如今的设计中延续的?

Humberto: KENZO 的血液中真真切切地混合着来自亚洲与巴黎的本源,我们也喜欢在自己的这个独特领域中不断做出尝试。高田贤三先生是一位亚洲设计师,他来到巴黎后开创了这个巴黎的时装品牌。Carol 和我都是亚裔加利福尼亚人。确实有很多人都试图将不同的文化融入各自的品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因此而回避这种做法,更何况他们并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品牌故事。

Carol:我们会深究创始人的本源和最初的理念。就像巴黎其他知名时尚品牌不会因为这一季人们都在用粗纹呢做设计就放弃他们自己本来的专属元素一样。我们试图保持自己原汁原味的角度和基础。

你们是怎样做到重塑“青春”与“功能性”的主题,同时也对品牌的传统和过去致敬?

Carol:对我们来说,一切都非常直截了当。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在过程中享受乐趣,设计无论是首尔的学生还是纽约的律师都能穿的衣服。让人渴望的东西不应该是遥不可及的。在品牌的零售店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对母女各自购买中意的单品。

Opening Ceremony 是你们在一次备受启发的香港之旅后创立的。这座城市给了你们什么样的灵感?当时都带回了哪些品牌和产品在你们的第一家店铺里销售?

Humberto:2002 年,Carol 和我去香港看望在那边的朋友,然后经过介绍,结识了许多年轻的设计师以及杂志从业者。比如 Ning Lau,她正在经营一本叫《士多》(STORE)的杂志。那时网上购物还没出现,所以我们带着 Izzue 和 5cm 这样的品牌回到了美国。

高田贤三先生在成为设计师前也曾是一名零售商。Humberto,你在 KENZO 指导设计团队的时候,有哪些技能是可以从运营 Opening Ceremony 的经验中汲取的?

Humberto:所有设计都必须是具备实穿性的;在 T 台上出现的大多数服装也会在门店里有售。我们希望到店的人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选择,而且都是他们可以试穿也适合生活中穿着的衣服。

实穿性的确是 Opening Ceremony 和 KENZO 都共同拥有的一个重要特质。

Humberto:我们认为时装秀和成衣是一回事,并不应该有区分。归根结底,服装的品质和功能性才是关键。我们不做“街头服饰”或者“高端时尚”,就只是做简单的好衣服。

Arthur Bray 专注于有关时尚和音乐的故事。他曾任《HYPEBEAST》主编,现在担任《Crepe City》杂志的特约编辑。他的文章也曾发表于《032c》、《FACT Mag》、《Intelligence》等杂志刊物上。

  • 采访: Arthur Bray
  • 摄影: Arthur Bray、Carol 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