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 New York:
重塑精裁,改写定制
Kimberly Rose Drew 对话 Idris Balogun,谈传承、传统与灵感
- 采访: Kimberly Drew

很少有设计师有资格宣称自己 14 岁起就在萨维尔街(Savile Row)当学徒的,生在尼日利亚、长在英国的 Idris Balogun 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自己的品牌 Winnie New York 让世人领略到传统剪裁的全新面貌。Balogun 如今因其在 Burberry 及 Tom Ford 的工作经历而广为人知,不过,他的职业生涯其实在加入这些知名品牌以前便开始了。他与众多踌躇满志的创意人士一样,曾经也只是一个对时尚行业充满热爱与好奇的小男孩。“我在中学里第一次接触到时尚。”他在邮件中说,“具体原因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当时我看了关于时装设计师 Ozwald Boateng 的纪录片《A Man’s Story》(2010),我的生活(就此)产生了变化。”
Balogun 是家中三个兄弟姐妹的老大,从小便由母亲 Yetunde Balogun 抚养,在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地区的公营住宅长大,他当时沉醉于这个“每个人看起来都呈现最美好的一面的世界”。他和 Boateng 家庭背景相似,父母都是从西非移民到英国追寻崭新的生活;Boateng 的家庭来自加纳,而 Balogun 的则来自尼日利亚。“这个跟我长得差不多的人是整个运动的领头人。”他很快便不再参加足球训练,而是前往梅菲尔区(Mayfair)的萨维尔街,窥探这个自己此前只在银幕上见过的世界。“我会在街上端坐好几个小时,盯着各家小店里走出来的无数打扮入时的男士。我觉得时装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我安全感。作为一个在公营住宅里长大的男孩,我有时会遇到各种压抑到难以呼吸的事情,因此想要逃避,我当时生活里要面对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Balogun 十多岁时在几个朋友的鼓励下开始追寻梦想:为他在梅菲尔区见识过的时髦男士打点服装。“我们正讨论着将来打算做什么。我脱口而出:我想当裁缝。他们都笑了。我想,这就是我需要的动力。”在朋友的鼓舞下,Balogun 跑去萨维尔街的每一家店铺询问是否可以成为学徒,最后,Hardy Amies 工作室收留了他。在 Amies 的三年间,Balogun 学会了如何以专业的手法剪裁并缝制男士长裤与外套。工作之余,他则被 Alexander McQueen、Cristobal Balenciaga、Raf Simons 以及 Tom Ford 打造的时装世界深深吸引,就此沉浸其中。随着对时尚的热度与日俱增,Balogun 最终离开伦敦,前往纽约时装技术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进修,他在那里学了两年时间才意识到,很多知识他早在当学徒时就已经掌握。一如时尚界的众多大师级人物,他没有完成学业便离开了。
离校之后,当时仍由 Christopher Bailer 担任 CEO 的 Burberry 找上了他。等到 Bailey 在 2017 年离开后,Balogun 便转去为 Tom Ford 工作。凭借勤奋与严谨的工作态度,Balogun 迅速打入时尚界最核心的圈子,不过,他仍然渴望有更多的探索空间。在 Tom Ford 的时候,Balogun 有机会以众多设计师梦寐以求的薪资继续运用他学到的知识,不过,他还是觉得若有所失。“我面对的问题和 Ford 先生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同。我有着不同的挑战和困难,成长经历也不一样。因此,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突出各种内容。”
2018 年,Balogun 离开 Tom Ford,着手规划自己的时尚版图,继而创立了 Winnie New York,品牌名称是对他已故的祖母 Winifred Dademu 公主致敬。Balogun 对于完美剪裁的追求,让他打造的优雅运动服饰不仅深受自己钟爱的时尚界的吸引,也让他的人生故事变得更为饱满:其中充满了尽心尽力的研究与丰富的想象。该品牌最初发布了两个较为小型的时装胶囊系列,正式发布会则是在疫情爆发之前的巴黎男装周上举办的一场时装秀。这场深受时尚界、粉丝乃至批评人士欢迎的时装秀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优雅特质融合在一起,多方面体现了 Balogun 的尼日利亚背景与传承,还对男装与女装原本二元对立的关系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讨。最近,SSENSE 和 Balogun 聊了聊他的个人品牌 Winnie,以及他是如何受到母亲 Yetunde Balogun 的影响,自小便爱上艺术的。

Paul Klee,《橘色与绿色的塔》(Tower in Orange and Green):Paul Klee 的艺术视角非常与众不同。他小时候不懂色彩,甚至被人当成色盲。他创造的一些色彩搭配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美的色彩组合。在为 Winnie 的服饰配色时,我常常一边看他的作品,一边寻找灵感。顶图:Winnie New York 大衣。
Kimberly Drew
Idris Balogun
很显然,作为设计师也好、思想家也好,你主要受到了个人乃至集体层面的历史档案与传统的驱动。你是否能聊聊怀旧在你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可能的话,是否还能举例说说帮助你将怀旧与创作联系在一起的那些艺术家?
我们会在 Winnie 的下一个时装系列中与艺术家 Tau Lewis 合作,她的雕塑作品十分令人惊叹,俨然是混沌之中显现的某种狂喜。我曾有幸和她聊了聊灵感来源。但在此之前,我一无所知,因此只是认为:“喔,这真是又美又惊人,让我想起在尼日利亚的日子,以及当地的约鲁巴人举办的 Egungun 化妆舞会。”两者有着极其相似的神韵。
你是怎么会接触到 Tau 的作品的?你的研究过程是什么样的?
对我来说,互联网就像个亲切的朋友。我的朋友们都称我为“调查员”,因为我什么都能调查一番。我要是打算做菜,肯定先方方面面彻底研究过才会去买锅之类的东西。我的母亲很喜欢艺术,在我小时候,她每个星期六都会带我去画廊,让我了解各种艺术家,不过,我当时对此不屑一顾。后来我搬来了美国,也就不再和母亲一起生活。可能是为了想要在精神上和她保持亲近,我当时每个星期六都会去切尔西的画廊逛逛,还会去下东区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我想,我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真正了解我喜欢的那些艺术家的。我之所以会接触到 Tau 的作品,是因为我一直很喜欢 Nick Cave,他其实是我母亲最喜爱的艺术家。
你是因为你母亲才喜欢上 Nick Cave 的?哇哦。
我记得自己当时在筹备 Tom Ford 2018 年还是 2019 年秋冬季的时装系列,他想要打造一种崭新的形象。我们的办公室在伦敦,而他正把所有东西都搬到美国去,而且还说起某种青年文化,提及其中的色彩,还有爱和各种各样的元素。我当时听着觉得和 Nick Cave 的作品很相似,因此特别着迷。我也想找到类似的艺术家,比如作品和 Nick Cave 的雕塑《音服》(Soundsuits)有共通之处的那一类艺术家。接着,我便接触到了 Tau 的作品,当时觉得真是太美了,我深深为之折服。

Nick Cave,《音服》:我(母亲)的一位朋友之所以向她介绍 Nick Cave 的作品,是因为他们都是尼日利亚人,(而且)她觉得这些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尼日利亚的传统化妆舞会。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但她始终如此认为。了解尼日利亚传统化妆舞会的人都知道,人们会用纽扣、针线乃至家里能找到的任何东西,总之,会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制作这些奇装异服。因此,在那一天或者那一个小时,管它多久,这些服装都比生命更重要。Nick Cave 将这一点也融入到了作品之中,我特别喜欢。

Tau Lewis,《流浪者》(Rover):一直以来,我都(把 Tau 的作品)放在我的情绪板上,就连 Winnie 的最新系列也多少从中受到启发。我在构想 2021 年秋冬季时装系列时,便希望呈现出她作品中的精髓。她的创作中有身为黑人的原生力量,体现的也是生机勃勃的黑人文化,我(在她的作品中)感受到的力量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乡和在尼日利亚的日子。我一开始联系她只是想传达,“我希望将你的作品作为我 2021 年秋冬季时装系列的灵感。”最后却变成了:“也许我们应该直接以你的作品为基础设计整个时装系列。”
对于众多从事创意工作的黑人来说,人们往往会通过我们工作过的地方来界定我们的身世。比如说,人们常常在提到你的时候说起让你声名鹊起的那几家知名公司。就目前来说,你是否觉得因此受到了阻碍?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呢?
人们不过是想框定设计师的作品,或者想知道该如何为其定位。我刚创立 Winnie 时,便感受到人们希望为我套上的框框。我是说,要是有人告诉我“你的作品让我联想到 Tom Ford”,那其实挺好的,但我想听到的并非这样的话。我认为,这也是许多设计师常会犯的错误之一。比如说,(他们)离开 Balenciaga 或者 Saint Laurent 之后,会重新采用在 Saint Laurent 早已尝试过的各种创作方式。而我却想开创全新的对话,我觉得自己与 Ford 先生完全不同。我面对的问题和 Ford 先生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同。我有着不同的挑战和困难,成长经历也不一样。因此,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突出各种内容。
在你阐述身为设计师的愿景时,你认为传统工艺在你的创作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一直是个特别欣赏传统的人,但我认为,要展现创意,就必须富有个性。我的事业是从萨维尔街起步的,这可能是时尚设计行业里最传统的一个起点了。我在萨维尔街的时候从裁剪师做起,他们真的会这样对我说:“你得这样剪。”或者是,“你必须要这么缝。”或者,“你必须这么画图案,西装外套都是长这样的。永远都不要用那些颜色。在某些日子,你就得用这些东西。”规矩限制太多了,我实在难以消受。我想知道,如果我剪掉那一侧会变成什么样子,突破就是这么来的 —— 追求个性,打破常规。
我们得懂得欣赏传统,但试着不断推陈出新也很重要。即便是在我自己的时装系列里,我也会在创作中运用到许多传统工艺,但我也喜欢在其中加入一些变化。举例而言,虽然我是个在英国长大的尼日利亚人,后来又到纽约生活,但我的确从父母那里继承到了某些传统,每当我回到家里,便能看到他们用传统的方法做事。我很喜欢这一点,有时也会将这些内容加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但有的时候,我则会看着作品琢磨:“好吧,这其中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基础又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我想要把对话进行下去。

Kerry James Marshall,《作为往昔自我影子的艺术家肖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Shadow of His Former Self):Kerry James Marshall 的画像让我想到了自己。这是我看到的首幅出现黑人的绘画作品之一。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还很小。(这幅)作品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因为画中蕴含着丰富的黑人主题。其中的某些元素让我感到很安心。而且,这幅作品竟然是画在纸上的,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 采访: Kimberly Drew
- 翻译: January Yang
- 日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