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gil Abloh:
驻地艺术家

设计师兼热门偶像 Virgil Abloh 现身 SSENSE 蒙特利尔旗舰店:将自己的办公室变成艺术

  • 文字: Olivia Whittick
  • 摄影: Rebecca Storm

七月第一天,热浪来袭,蒙特利尔市刚刚把高温预警程度从“极端”上调到了“需要干预”的程度。闷热、潮湿、汗流浃背、狼狈不堪。而在圣苏尔皮斯街(St. Sulpice) 418 号的门前,一群年轻的男孩们正在排队等着一睹 Off-White 的设计师兼 Louis Vuitton 新上任的创意总监 Virgil Abloh 的真容。

他的最新装置作品《CUTTING ROOM FLOOR》要明天才开幕,但这群人并不在乎,已经急切地开始守护着自己在队伍里中的位置,即便代价是忍受极其难捱的高温,并在折叠椅上坐上 24 小时。然而对这些孩子来说,Virgil 究竟为什么如此重要?

第二天早上,他们还在那,而且人还更多了。因为潮湿,36 摄氏度的天气让体感温度达到了 45 度。我注意到队伍里大概有三个女孩,其余的都是男孩或者他们的家长。一位爸爸疯狂而迅速地舔食着一支巧克力雪糕,他那看上去还未满 13 岁的儿子耳朵里塞着 AirPods 无线蓝牙耳机,叉着腿颇有个性地站在那儿,从头到脚混搭着 Off-WhiteYEEZYStone Island 品牌的衣服。好在 Off-White 标志性的条纹和交叉箭头纹案还能当警示标志用,这样他们排队挤到路上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迎面而来的车辆撞倒。这整个事件有点宗教仪式的味道;那么就让我带着无神论者的怀疑来一探究竟吧。

店内,Virgil 把他在芝加哥的整个办公室都运了过来,据说是原封不动、毫无更改地在 SSENSE 的空间中进行了重新还原:各种纸张、他给自己的备忘笔记、荧光笔、Off-White“FOR READING”(“用于阅读”)系列的眼镜样品、Louis Vuitton 大秀的设计图及色卡、设计类书籍;还有为明年将在芝加哥当代美术馆(MCA Chicago)举办的、展示 Virgil 以往所有设计的回顾展而建的等比例建筑渲染图和楼层平面图;另外还有便利贴、一本对讲机说明书、阿拉斯加州内(北美最高峰)德纳里峰(前麦金利山)的地形模型;以及估计上几千美元的现金。其中有些物品被复制成商品并可供销售。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办公室场景,一张铺满了零零碎碎的办公用品的宜家桌,但同时也是一扇了解他思考过程的窗口。Virgil 把这叫做“大脑运行中的实时呈现”。

当我们坐下来准备开聊的时候,我注意到 Virgil 的浅色牛仔裤上层层叠叠地贴满了华丽的交叉纹样,他的手臂上纹了天使图案。我记得他曾经就读于天主教高中,和我一样。我那种试图理解他、并不停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深意的渴望显得有点神经质。他的声音缓慢而沉着,但除此之外,他整个人一直处在时而懈弛时而紧绷的状态下:手指卷曲,双脚伸直并交叉,一副急着想站起来的样子。小动作不断。相比之下,他的精神却异常集中。他讲话时直视我的双眼,并且仔细聆听。采访他的过程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不断往窗子上撞的苍蝇:我不认为我对他能有深入的了解,但却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敲击着这层表象,直到精疲力尽为止。

我问及他在展览中销售现钞的举动:以现金面值加上税金的价格出售,这也是此次展览可供购买的物品中比较挑衅的一件。他的回答比我期待得更直截了当:“我经常给人当 DJ,有时候他们会付我现金。当我们决定做这次展览的时候,这些钞票刚好就放在我桌上。”购买的人会拿 Virgil 的钞票来干什么?带回家裱起来?留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再用?他们会用买来的钞票去买什么?我逼问他,他笑着说:“其实这好像是在我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变卖财产。”正如我所想!整个装置都萦绕着一种缅怀的氛围,像是艺术家故去后展出的工作空间。那么 Virgil 是在纪念自己吗?是在为自己封衔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一切本是“一个愉悦的艺术家巧合”: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意图,所见即所得,但如果人们能从中读到什么额外信息的话,也都是意外的收货。“对于艺术来说,只要你展出作品,就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精彩巧合;不能说那不是创作者的本意,只是一开始没有预知而已。这些巧合给作品加以深意,然后你再来把它理性化,就好像‘哦,我本来就是要这么做的’。”

Virgil 的本意是什么?他的作品中哪些是有意为之,哪些又是事后的总结呢?“在别人对我作品的描述中,‘把平凡的事物智性化’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说法。我可以就坐在这里,盯着个东西一直看到我能给它赋予什么价值为止。”他的这个回答让我不禁想到自己此前一直暗暗期待他会说出来的话 —— 他其实基本上就是在玩弄大家。不过到最后,我并不确定自己还是这么想。他就只是喜欢实用的物件而已;他把他自己的脑子也比做一个“物件”;词句对他来说也是物件。于是,他的项目也就变成了对欲望的研究 —— 他拿起一件平凡之物,然后问道:“想拥有它吗?”如果你想要,而且愿意为它花上一大笔钱的话,那更多的是在于你为什么会买,而不是为什么他会卖。Virgil 似乎是在提议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就算是一个马桶,都是值得被欣赏的(也是可以被加上一个疯狂的价码的)—— 我也同样认为这会是个有趣的游戏。

Virgil 显然对打破陈规很感兴趣;他在获得高雅艺术圈与奢侈时尚圈的入场券之后,再兴高采烈地把这些圈子的门为那些历史上对它们望尘莫及的人们打开。“这是我作品的主要精神,打破陈规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让这些领域更开放,为了让参与设计的群体更多元化;我不想始终任由那些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少数人,居高临下地,将其他没有像他们一样出身于特定学校、特定家庭、或是特定城市的人们拒之门外。”

如果说他的目标是让艺术变得更民粹化,也许这么做的同时,他也让人看到了艺术和时尚界是多么地依赖华丽的辞藻和表象,而且多么缺乏真正技术性的创造力。“我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概念就是‘你自己也能照着做’,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买不起,在家附近找个丝网印刷机做个自己的版本就行了。” Virgil 自夸的同时也很谦虚,言语中突显着他的天才更多地是在于职业操守,而不是什么从天而降的天赋。就像他的合作伙伴宜家一样,Vigil 的设计都附有使用说明。

他强调成为教育家才是他的终极目标,成为一个中间人,让热爱嘻哈和运动鞋的孩子们也能对艺术和建筑感兴趣。“想到现在排在外面的孩子们,他们其中有人也许叫不出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名字,可能连梵高或者达芬奇都不一定知道。但如果他能够看着展览海报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在提到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这真的会让我很高兴。”—— 不过问题是,没有人真的在提到卢齐欧·封塔纳,尽管这次展览的海报明显引用了他的作品。同样,也没人提到 Paul McCobb,尽管 Virgil 在与宜家联手合作的 Virgil x IKEA 系列中大量引用,甚至有些过分。先不管如何来谈著作权、所有权或是创意版权的问题,Virgil 根本不会放下脚步来讨论这些事情,因为他正忙着高举前进的火把,而冲着他的名气而扑去的飞蛾也不计其数。

况且时尚圈玩的游戏就叫做“语境的重新定义”,才不管这么做是好是坏。在讲究原创比登天还难的时代,创造力已经被定义成了:将两个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让它们给人以和谐共存之感的能力;或是从一个文化领域拿出一点东西,然后把它喂食给没有能力辨识其来源的、毫无共同之处的群体。Virgil 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不跟着规则走,这一点我很欣赏。他用机器般的势头和纯粹的自信做每件事,这让我想要挖掘他复杂内涵的渴望变成了徒劳。然而配方其实很简单:多做,做很多东西。

在问过他在 Louis Vuitton 首秀的主题之后,我们聊到了《绿野仙踪》(Wizard of Oz)。为什么选了这个故事呢?“抛开别的不说,重点在于多萝西(Dorothy)身处于神秘世界的概念。逃离现实进入一个新世界的情绪和那个系列很搭。”但这不是我想听到的回答,我希望他说“我就是那个巫师!”因为我想要把他看做是“巫师”—— 一个隐藏在巫师身份背后的普通人,被赋予了让自己成为欲望载体的神秘力量;一个能让人们为了填补空虚而前往朝圣的伪神,用他的丝绸和草编礼物来填充众人内心的空洞。

Olivia Whittick 是 SSENSE 的编辑兼《Editorial》杂志的主管编辑。

  • 文字: Olivia Whittick
  • 摄影: Rebecca Storm